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李丽琼①,何映春②,高虹①,王余燕①,忽凯伦①

①大理州人民医院康复科 671000

②祥云县人民医院672100

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切实加强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

关键词: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康复训练;临床效果

近几年,膝关节受损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当中最为常见的是前交叉韧带断裂伤。对于膝关节而言,前交叉韧带是非常关键的静力性结构,这一部位受损就会导致关节稳定性大大下降,促使关节退变速度加快。膝关节镜下使用相同的骨一髌腱一骨复合体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其和以往手术方式比较,有损伤轻、切口小、患者容易接受、恢复快等优势,当前已经在各国临床中被广泛运用[1]。而在患者进行骨一髌腱一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提供科学专业的康复训练,可更好的保证手术疗效,为术后各项功能的良好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探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58岁,平均(49.8±0.7)岁;病程1-3月,平均(2.9±0.7)月;基础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1-59岁,平均(50.2±0.3)岁;病程1-5月,平均(3.3±0.1)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基础组提供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提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1)术后14d内。主要目的为缓解疼痛、控制渗出、促进循环和消肿。患侧避免负重,消退麻醉后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训练,股四头肌持续收缩5秒,一组25次,一天6组;踝泵训练应确保缓慢且用力,同样一组25次,一天6组。(2)术后14-42d。开展闭链式训练,促进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基本恢复。基于上述训练的同时,进行坐位滑动的被动屈伸膝关节训练,42d时膝关节运动范围可至120°;此外,在支具保护膝关节伸直位下,下床活动使患侧少量负重;并在支具保护下开展直腿抬高训练,一组15次,每天3组。(3)术后1.5-3个月。在上述训练的同时加强膝关节训练度和强度,从而加快膝关节功能和正常步态的恢复。从闭链式训练转变成开链式,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术后1个半月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的时候可不使用支具,慢慢增加到一组30次,每天6组;术后2个月可将支具变成护膝,并进行弃拐下的步态训练,并且通过平衡训练垫和平面不同的平衡板开展身体感觉锻炼,3个月就可恢复正常步态。(4)术后3-6个月。于步态和膝关节屈伸范围恢复正常的同时,促进下肢灵活度的进一步提升,可以很好的把控下肢行为。在以上3个阶段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强平衡训练,循序渐进的开展慢跑、上下楼及下蹲等运动,从而促进身体感觉和肌力的尽快恢复。(5)6个月后。全方位恢复膝关节功能。逐渐从适当跑步、跳跃转变到参与基础的体育活动。每天训练之后需冰敷三十分钟,必要的时候应隔开一小时之后再冰敷,从而避免康复训练之后有关节疼痛、肿胀及渗出的情况。术后2个月内,休息的时候在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支具,避免因膝关节失去伸直功能而导致无法行走,2个月之后戴护膝直到6个月后。

1.3观察指标

根据我国骨科学会提出的有关膝关节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训练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优于基础组(P<0.05),见下表:

两组训练有效率的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探究组

38

17

20

1

97.37

基础组

38

10

22

6

84.21

x2

/

/

/

/

3.934

P

/

/

/

/

0.047

3讨论

膝关节伸直位传递中,膝半月板的压力是50-60%,在膝屈曲90°后,其受到的压力会慢慢上升至85%,一般其边缘承受压力更大,伴发半月板受损病人术后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更高,从而使屈伸肌力大幅度下降

[3-4]。所以,对于行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患来说,在开展康复训练时,需适当减少训练强度以及膝关节轴往上的应力。通过本次实验结果提示,两组经康复训练后,膝关节功能都得到一定改善和加强,但探究组的整体训练效果显著优于基础组,患膝主动弯曲度和健侧功能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并且所有患者都六个月后开展少量运用,未出现疼痛感,满意程度高。由此可知,早期康复训练运用于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中有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

综上,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后,早期开展专业科学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利于早日恢复身体正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赵文龙,孙姣,王洋,陈烁,李岩,周利武,赵建宁. 前交叉韧带重建军人患者快速康复与传统康复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武警医学,2021,32(9):769-772.

[2]王珊珊. 聚焦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7):154-155.

[3]陈春莉,魏丹娜,苏舜红,曾机灿,陈湘南. 早期下肢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9):2095-2099.

[4]孙信,李玳,郭怡,褚红玲,孙昕霙,杨渝平. 移动健康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2020,58(12):E007-E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