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探讨老年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

葛中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厂街道中心卫生院      226121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并分析其心电状况, 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全部参加实验的60名病人,其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程度都不同。心率动态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率最高为167次/分,最低为38次/分,平均心率71次/分。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主导心律为窦性节律占据96.7%,而房性早搏则为93.3%。其次为房性心动过速,66.7%,60.0%为室性早搏。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电生理、器质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显示房性早搏和偶发性房性收缩是老年心脏病病人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人;心律失常;判断价值

临床数据表明,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总体呈显著升高的趋势。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主要高发群体,其中以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为主,其中以心律失常为主,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老年患者进行非侵入性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手段。通过对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可以发现暂时的心律失常,这是常规检查所不能检测到的。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期记录、编辑和分析心电图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静止和运动的情况下持续、长期地记录、编辑、分析[1]。本研究分析了老年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61岁~82岁,平均年龄(68.45±4.21)岁。

1.2 方法

动态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使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器,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和分析,24小时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时,均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相结合,并以双盲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特征。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全部参加实验的60名病人,其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程度都不同。

心率动态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率最高为167次/分,最低为38次/分,平均心率71次/分。从表1可见,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主导心律为窦性节律占据96.7%,而房性早搏则为93.3%。其次为房性心动过速,66.7%,60.0%为室性早搏。

表1 两种方法对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结果对比

检查类型占比

发生率

主导心律为窦性节律

58(96.7%)

房性早搏

56(93.3%)

房性心动过速

40(66.7%)

室性早搏

36(60.0%)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老年,心脏的组织和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也越来越多。此外,老年患者还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药物副反应及电解质异常,其发生率较高。在很多情况下,心律失常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和结构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也会逐渐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是室性早搏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人的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因,导致了室性早搏的发病率增加。

临床研究发现,室性早搏是由于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坏死等原因所致,是室速乃至室颤的前兆,很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由于该病的发病率很低,而且难以早期诊断,因此一般不被人们所关注。老年患者的心肌应激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等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老年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其传导和心肌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心肌缺血会引起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由于心脑反射,其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以上均为老年病人心律失常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2]

老年时,心肌纤维化、胶原纤维增加,使窦房结 P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传导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心肌的传导性、兴奋性下降。在临床上,年龄增加可导致心率减慢,从而导致植物神经对心律的调控作用逐渐降低。在正常休息的时候,心率会出现轻微的下降,甚至没有变化,但是在运动的时候,心率增加的幅度并不大。这是因为退行性病变侵犯了心脏的传导系统,从而导致了窦房结的低自律性、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临床上还会出现持续性窦性静止、房性早搏、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交接性逸搏[3-4]

对24小时动态 ECG进行分析,其优势在于:(1)可以实现动态正常状态的监测;(2)无创检测;(3)获得更多的信息;(4)能够进行持续的长时间的记录。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的心悸、胸闷、头晕等非典型患者,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没有异常时,应及早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明确病因,及早对症治疗。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的特点,而动态心电图对各类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它可以记录睡眠时的状态、运动时的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的频率。动态 ECG是评价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当老年人出现了胸痛、胸闷、头晕、心悸等疾病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种类、频次和程度,从而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一般的心电图只能在静息状态下记录,但在某些情况下,短暂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被忽略。24个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地记录每一天的心电图活动,包括各种情况,可以采集到短暂的心电图异常,有助于临床上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终止、发生的规律、发生的时间、频率、起源等,为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和评价疗效提供了客观的参考

[5-6]

综上,老年患者由于电生理、器质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显示房性早搏和偶发性房性收缩是老年心脏病病人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

参考文献:

[1]覃泳玲,招展华,陈碧廉,陈梅芳. 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5):66-68.

[2]王忠德,刘培中. 心电散点图对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22,31(01):37-41.

[3]申伟娜,王银平,赵文娇.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监测在老年房颤中的应用[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21,30(06):422-424.

[4]李飞鸥. 头晕为啥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J]. 农村新技术,2021,(10):73.

[5]鲁兰兰.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85+196.

[6]李冬梅,孟庆鑫,李忠娟,袁春华.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1):198-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