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中暑可致命?请小心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重症中暑可致命?请小心应对

李涛

南部县县人民医院ICU   四川南充   637300

每年夏天气温较高,很多人因为中暑进入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那么什么是中暑,重症中暑真的可致命吗,中暑的病因及症状有哪些,如何有效防治中暑,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指人体在湿度或温度较高、通风状况不佳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无法正常发挥生理功能,汗腺功能减弱,机体电解质及水分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中暑属于多个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的急性病变,发病时间段集中于每年6-8月,日平均气温高于30℃,湿度大于70%环境中中暑发生率显著升高。中暑主要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可划分为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等类型,热射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安全。

二、中暑的病因有哪些,哪些人容易发生中暑

笔者总结中暑的病因如下,第一,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显著增加。人体处于强热辐射、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可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热量,进而诱发中暑。比如运动员、从事军事训练人员、体力劳动者等或机体处于惊厥、寒战、高热等病理状态,可导致体温显著升高,最终形成中暑。第二,环境温度升高。夏季环境温度显著升高,年老体弱的易感人群产生体温调节障碍,无法有效调控自身体温,身体通过环境获取的热量过多,进而导致中暑发生。第三,散热障碍。如人体心血管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中出汗量较少,服用抗组胺类等影响正常出汗的药物,穿着衣物透气性不佳,可导致机体无法正常散热,进而诱发中暑。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暑的主要易感人群包括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动人群、饮酒或服用影响机体散热药物人群、婴幼儿及老年人,此类人群在夏季需警惕中暑,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中暑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中暑的症状存在显著差异,笔者为您简要介绍。第一,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患者主要表现为大汗、头晕、四肢无力、头痛、眼花、耳鸣、肢体动作不协调、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部分患者体温显著升高,此类患者病情相对轻微,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中,适量补充冷生理盐水后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第二,轻度中暑。轻度中暑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加重,体温可达到38℃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血压降低、脉搏频率加快等症状,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中,适量补充冷生理盐水后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第三,重度中暑。热射病主要包括非劳力性与劳力性两种类型,前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人群及慢性病人群中,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随患病时间延长则可导致昏迷、意识模糊、谵妄等临床症状,患者体温可达40℃以上,部分患者伴有肾衰竭及心衰等临床表现。后者主要发生于健康的年轻群体中,此类患者长期处于高湿度及高温度、通风不佳的环境中,并进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最终产生热射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头痛、发热及昏倒等症状,随病程延长可合并嗜睡、昏迷、谵妄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伤、横纹肌溶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变化复杂,死亡率较高。热衰竭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老年热及慢病人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眩晕、多汗、头痛、恶心呕吐、判断力下降等。热痉挛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群体,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短暂性肌肉抽搐,体温未明显升高。

四、如何治疗中暑

中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重症中暑可致命,为此需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中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及时降低患者核心体温,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暑患者现场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及时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使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去除衣物,采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也可采用凉水喷洒身体,利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并严格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中暑患者医院内救护与现场救护近似,医护人员需降低环境温度,采用冰袋、冰帽、冷水浸泡等方式调节体温,如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冷生理盐水灌洗腹膜腔内部,部分重症患者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大部分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患者经上述治疗干预后可恢复正常,但重症中暑患者仍需持续接受治疗干预。重症中暑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干预的同时需进行液体复苏及循环监测,重点监测病患者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水电解质及血气指标是否存在异常,观察尿液颜色及量,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采取气管插管等干预措施,维持呼吸通畅,预防误吸。如患者合并颅内压升高,需静脉输注适量甘露醇。如患者合并躁动及抽搐,静脉输注适量地西泮,也可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用药期间需控制用药剂量及给药速度,以预防隔离不良反应。如患者血压偏低,需静脉输注适量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以加速血容量恢复,使患者每小时尿量维持为200-300ml,并在治疗期间严格监测机体电解质水平,适量补钾,部分患者需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以加速血液恢复。如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需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以确保生命安全。针对合并横纹肌溶解的患者需维持尿量为2ml/kg.h,保证尿液PH值为6.5.如患者合并肾衰竭及心力衰竭,伴有高钾血症,需谨慎使用洋地黄等药物。如患者经物理降温后体温仍高于40℃,需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为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治疗。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加强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及时更换被褥及衣物,采用棉球擦拭口腔,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加速病情康复。

五、如何预防中暑

为有效预防中暑,人们需在夏季穿着宽松、轻便、浅色的服装,保持室内通风及凉爽,尽量避免在天气炎热时进行户外活动。户外工作人群需注意劳逸结合,如发生先兆中暑症状需及时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日常生活中需适当增加饮水量,减少酒精或含糖饮料摄入量,足量补充盐及矿物质,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摄入油腻、高热量及辛辣食物,增加绿豆汤等解暑食物的摄入量。

中暑在多个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重症中暑可危及生命安全,为此人们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相关症状后需及时就诊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加速生理机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