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风险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花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89

摘要: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采集106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管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汇总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时间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结果 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22%、3.77%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管理组护理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整体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风险管理模式;血液透析管理;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属于现代医疗常用技术,广泛用于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特别是尿毒症患者,应用该技术有助于减轻患者肾脏负担,将机体内代谢废物有效排出体外,延长患者生命周期【1】。血液透析室内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极其扎实的理论常识和熟练、规范地操作技术,积极控制血液透析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将可能产生的隐患降至最低,因此更多单位尝试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采集106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管理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25,平均年龄(53.62±4.36)岁;管理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27,平均年龄(52.98±4.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一致,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织专科护士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护理理论开展专题培训,明确各专科护士主体责任与工作内容【2】;(2)感染控制:医院必须结合最新医疗规范优化、完善感染管理制度,结合科室状况细化风险管理流程,控制血液透析风险;在水处理与透析管路处理时,需要佩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清洁标准,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各项操作符合无菌规范;及时规整已使用完毕的透析用品,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处理,杜绝二次利用【3】。(3)沟通交流: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反复强调透析需要注意的事项,提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拉近护患关系,防止发生医疗纠纷;(4)透析风险管理:透析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结合相关经验和患者状态构建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调配、输血时,需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做好样本记录,将其放置正确位置,以防发生混淆;穿刺前,需细致观察,避免反复多次穿刺或针管脱落;透析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大患者关注度,确保血液透析仪运行与患者插管部位正常;若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严重不适,如头晕、心悸,需立即停止透析,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4】。(5)设备管理:为解决透析设备故障问题,科室应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与更新,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功能齐全;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具备急救仪器使用方法和仪器不良事件处理能力,确保透析工作有序进行,减少不良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汇总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时间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分别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护理质量调查表进行评估,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档;护理质量涉及一般护理、无菌操作、专科护理以及护理文书等方面,单项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4.0统计学软件本次研究数据处理工具,分别采用[n(%)]、(±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分别利用χ2、t完成验证,若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风险事件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参照组

53

40(75.47)

10(18.86)

管理组

53

51(96.22)

2(3.77)

T

9.39

6.01

P

<0.05

<0.05

2.2 护理质量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一般护理

无菌操作

专科护理

护理文书

参照组

53

83.62±6.37

83.67±6.75

85.68±4.62

85.64±4.63

管理组

53

91.58±5.98

92.77±5.89

90.68±4.78

94.66±5.31

T

6.63

7.39

5.47

9.32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指利用透析器将患者血液引流到空心纤维中,利用对流或弥散原理使患者血液与浓度相似的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将患者体内无法排出的代谢废物和水分排出体外,并将净化好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保证患者机体电解质与酸碱性平衡,该方法被广泛用于中毒与肾脏功能损伤患者治疗

【5】。由于操作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证透析安全性,因此许多医疗单位开始应用风险管理。

通过融入风险管理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做好预见性护理,构建应急处理方案,将医疗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本文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加强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确保各项操作有序进行,患者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同参照组相比,管理组不良风险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评价有显著提高,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足以说明风险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更好,符合现代患者需求,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兰英,常荟君,姚舒彩.风险评估模式在血液透析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2,35(2):475-477.

[2]许超.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1(41):260-261.

[3]梅俊卿.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血液透析类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健康管理,2021(24):57-58.

[4]蔺晓梅,魏会锋,杨守仓,等.优质护理服务结合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0,7(23):150.

[5]王加云.血液透析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