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

赵纪云

白山市中心医院  吉林134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晚期胃癌患者于治疗期间联合应用阿帕替尼、免疫调节剂所取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以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毒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期间对于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晚期胃癌;阿帕替尼;免疫调节剂;临床意义

胃癌属于全球范围内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发病原因和地域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癌前病变等相关因素有关。胃癌早期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于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效果比较差。针对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化疗属于常用治疗措施,但是因化疗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产生的影响,部分患者无法完成化疗周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均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期间所取得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展开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以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占据比例一致。对照组:性别分布结构为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选取区间于30-74岁,平均年龄值为(52.63±3.44)岁。观察组:性别分布结构为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选取区间于32-71岁,平均年龄值为(53.69±3.29)岁。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所用药物产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140103,口服用药,于患者早餐后1h用药,持续用药28d。

观察组应用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阿帕替尼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应用免疫调节剂(日达仙,PatheonItaliaS.p.A(意大利蒙沙培森药厂);H20171177)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次1.6mg,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每周2次,连续用药28d。

1.3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连续用药28d以后采取CT诊断措施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缓解即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表示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即患者检查结果表示肿瘤大小至少缩小50%,至少维持4周;稳定即肿瘤病灶组织直径未见明显改变;疾病进展则表示患者出现新病灶,或者肿瘤直径增大超过25%[2]

毒副作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乏力、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期间涉及指标数值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展开X2检验,表示为(n、%),以P值表示对比结果,P<0.05即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1. 结果

2.1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疾病进展

有效率

观察组

30

7

14

5

4

21(70.00)

对照组

30

4

10

8

9

13(43.33)

X2

--

--

--

--

--

4.344

P

--

--

--

--

--

0.037

2.2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评估

对照组、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乏力

骨髓抑制

手足综合征

肝肾功能异常

发生率

观察组

30

4

6

2

2

2

16(53.33)

对照组

30

5

7

3

2

2

19(63.33)

X2

--

--

--

--

--

--

0.617

P

--

--

--

--

--

--

0.432

3.讨论

近年来,胃癌发生率逐步上升,且呈现为低龄化趋势,晚期胃癌患者存在病理疼痛明显、转移风险性高以及术后复发率高的临床特点,目前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依然以化疗为主。和常规抗癌药物进行比较,靶向治疗药物具有针对性以及专向性,不良反应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此次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原因如下:阿帕替尼属于口服小分子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应用期间可以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有效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3]。在本次研究期间所用免疫调节剂为日达仙,此调节制剂对于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T细胞具有成熟作用,可以增加T细胞于各种抗原激活以后产生淋巴因子,增加T细胞淋巴因子受体水平。作为免疫调节制剂在增强NK细胞活性的同时能够提高细胞杀伤作用,发挥细胞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于改善肿瘤微环境具有确切效果

[4]。阿帕替尼和免疫调节制剂联合应用以最小损伤性达到最大化疗效目的,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维持良好的体质状况,进而减轻患者生理不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和免疫调节制剂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治疗期间可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进而缩小病灶体积,于应用期间安全性较高,于临床上可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付炜,陶国青,朱雁飞,等.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11):1255-1257.

[2]王娟娟,谢猛,张洪涛.脾多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05):895-900.

[3]邵闪闪,徐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17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21,61(30):46-48.

[4]刘晓钰.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