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效果分析

张全莉

(荆门市口腔医院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效果。方法以68例老年痴呆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继而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心理疏导;精神护理;老年痴呆;

前言:

老年痴呆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失语、记忆障碍、失认、失用等特征,病因尚未明确[1]。老年痴呆患者受年龄及身体其它基础疾病的影响,更加容易合并心理障碍。老年痴呆患者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封闭:长时间的独居容易造成自我封闭,懒言,不愿意接触外界坏境,从而社交范围逐渐缩小;其二,焦虑抑郁的心态: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其三,自我恐惧感:由于身体疾病的困扰,过度担心疾病的恶化,反复思考,不能自控;其四,依赖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需子女更多的关怀。因此,应当重视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文将以6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68例老年痴呆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参照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为63-78岁,平均年龄为(69.76±4.16)岁;病程为2-5年,平均是(3.17±0.64)年。研究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为61-79岁(69.54±4.43)岁;病程为2-4年,平均是(3.26±0.7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口头讲述疾病知识,并制作健康知识手册且发放,以便患者及家属学习。观察患者的体温、睡眠、饮食、脉搏呼吸等,给予患者睡眠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性情绪。

研究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1)爱与归属护理: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关心患者,适当运用一些肢体语言,主动搀扶患者,使患者感觉到被关心、被尊重,取得患者信任,融洽关系。及时了解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帮助患者解决具体问题,做好解释、安慰及鼓励工作。多与家属联系,取得家属配合,让家属常来看望患者,或者多打电话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举办娱乐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患者可根据个人兴趣,参加画画、书法、唱歌、养身操等活动.(2)充分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保护隐私,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需征得患者同意,动作轻柔,不能私下讨论、出现反感表现。(5)支持护理: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由患者互相鼓励与帮助,提高自我照护能力。鼓励患者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养花、游泳,打球等。(6)积极开展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按照一定联系程序,有意识的调节与控制自身心理活动,促使机体的唤醒能力降低。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每天训练2次以上,20--30min/次。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内容训练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功能,包括洗漱、进餐、穿衣等,鼓励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做家务活,以及参加户外活动。加强患者记忆力训练,鼓励患者回忆近几天、过去的美好景象。加强患者定向力训练,纠正与提示患者正确地点、时间与人物信息。

1.3 观察指标

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总分是30分,认知正常:27-30分,障碍:21-26分,中度障碍:10-20分;重度障碍:0-9分。使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随后,评估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量表)综合评估,共100分,独立:100分,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比分析,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是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各指标,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x±s)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4

50.61±6.58

23.26±6.18

51.61±6.36

23.26±6.18

参照组

34

50.53±6.36

34.82±5.79

51.17±6.28

33.74±7.19

T

/

0.6893

6.9534

0.7247

7.0534

P

/

0.5623

0.0000

0.6172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与生活能力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对比(x±s)

组别

n

认知功能评分

生活能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4

16.32±1.45

18.32±0.45

62.36±6.29

86.83±6.94

参照组

34

16.59±1.67

17.04±0.89

62.61±6.18

73.93±6.45

T

/

0.7122

5.9492

0.1695

7.9939

P

/

0.4793

0.0000

0.7869

0.0000

3 讨论

老年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机体胆碱能神经发生功能性障碍,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引发神经功能、语言功能性障碍[2]。研究数据表明,当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率为5.00%,其中7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是11.50%,8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是30.00%[3]。老年痴呆患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应当重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7-8]。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而言,满足其生理需求十分关键,包括睡眠需求、食物需求等,老年痴呆患者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多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出现生理不适,因此,工作人员需加心理指导,提高舒适度。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向老年痴呆患者讲述疾病知识,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认知水平;在爱与归属需求中,由工作人员、家属、其他老年痴呆患者鼓励与关心老年痴呆患者,组织集体活动、兴趣培养等方式,有效建立归属感。在尊重需求中,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维护老年痴呆患者的自我人格,尊重老年痴呆患者的信仰与隐私。自理是人的本能,通过强化老年痴呆患者的自护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他人带动与帮助下,提高应对事件能力,有效促进恢复[4]。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继而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姚隆菊. 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201-202.

[2]刘海娇. 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2(4):171-173.

[3]宋保利.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症病人智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15(27):3384-3387.

[4]杨燕,王晓玲. 心理护理联合亲情陪护对老年痴呆症的干预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