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孙洪伟

黑龙江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5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回输血、手术成功率、结核复发情况、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实验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28±2.56)小时,住院时间为(16.5±2.9)天,术中出血量为(682.4±92.5)毫升,自体回输血(504.9±89.3)毫升;所选患者手术均取得了预期效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0%;在术后一年随访中,所选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的情况,结核复发率为0.00%;手术前后所选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及脊柱Cobb角方面的数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结论: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植骨融合;疗效

前言:当前形势下,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在脊柱结核患者治疗中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其能够对病灶进行处理,治疗效果优异。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治疗前后相关数据,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优化调整后续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详细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就诊的15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均为脊柱结核患者,且患者均接受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研究对象及其亲属完全知情本次实验并自愿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本次实验应排除智力缺陷、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丧失自主意识、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存在其他不符合本次实验要求情况的患者;本次实验的结果不纳入中途放弃的患者相关数据。本次实验所选1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5岁至54岁,年龄均值为(28.1±4.3)岁,患病时间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28个月,男女人数比为9/6。

1.2方法

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对所选患者实施常规四联抗结核化疗,并完成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在对所选患者实施治疗前,研究人员应与脊柱结核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引导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在明确患者的病情后,应依据相关标准及流程对患者实施治疗,通过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异烟肼对患者实施化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胸部CT检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14天后,应完成ESR复查,分析ESR是否达到每小时40毫米以下,确定手术时间。在手术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脊柱结核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为患者背部正中,将韧带、关节囊及后方附件暴露出来,中心为病变椎体,将探针放置于病变椎体下椎体及上椎体,完成透视,将椎弓根螺钉拧入[1]。如患者病变未累及一侧或是病情较为轻微,应将预弯好的钛棒放置其中,将其撑开,确保病灶侧能够充分暴露,将病椎横突骨膜剥离出来,并咬除根部、椎板、椎弓根、关节突。冲洗工作依靠生理盐水完成,对结核病灶及周边组织进行处理,工具为刮匙,并在这个基础上探查椎管受压的节段,完成减压处理,对椎管实施扩大处理。病侧钛棒撑开程度的判断依据为受压程度,在骨缺损处放置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冲洗工作依靠抗结核药物溶液完成,在放置引流管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在术后,应注意将患者唤醒,对患者是否存在脊髓损伤进行分析。在手术结束后,研究人员应注意将患者送至ICU,实施常规抗感染处理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5天至9天。另外,研究人员应注意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四联抗结核化疗,并在三个月后停止使用链霉素,坚持治疗6个月至15个月,患者应坚持治疗累计1年半。患者应定期接受MRI检查、CT检查、X线检查、ESR检查及血常规检查。

1.3判断标准

对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回输血、手术成功率、结核复发情况、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并进行分析研究。VAS评分下降则表示患者疼痛减轻。在术前及术后测量所选患者脊柱Cobb角,具体包括胸椎、胸腰椎及腰椎。

1.4统计学处理

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回输血、手术成功率、结核复发情况、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方面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均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来完成,本次实验涉及的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方面数据的指代工作分别借助百分比及标准差(±)实现,对应数据的检验依靠X2及t来实现。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2]

2.结果

2.1所选患者手术情况

本次实验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28±2.56)小时,住院时间为(16.5±2.9)天,术中出血量为(682.4±92.5)毫升,自体回输血(504.9±89.3)毫升;所选患者手术均取得了预期效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0%;在术后一年随访中,所选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的情况,结核复发率为0.00%。

2.2所选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脊柱Cobb角

手术前后所选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及脊柱Cobb角方面的数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1及表2。

表 1 所选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

时间

VAS疼痛评分(分)

ODI

术前

7.86±0.57

43.46±2.14

术后一年

1.09±0.71

9.52±1.57

t值

5.102

8.325

P值

p<0.05

p<0.05

表 2 所选患者治疗前后脊柱Cobb角(°)

部位

术前

术后一年

t值

P值

胸椎

35.00±2.71

25.20±1.87

5.004

p<0.05

胸腰段

20.73±2.14

8.74±1.16

6.317

p<0.05

腰椎

27.00±1.39

43.14±1.62

4.965

p<0.05

3.讨论

脊柱结核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患者会表现出脊柱畸形、疼痛及活动障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上多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3]。共计15例脊柱结核患者参与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治疗。分析本次实验,所选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无复发情况,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脊柱Cobb角方面的数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

本次实验表明,在脊柱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表现不俗。

参考文献:

[1]刘建,王学伟,王发选,马宏宝,施建党,丁惠强,乔永东,牛宁奎.脊柱结核959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03):271-276.

[2]明雨杨,陈刚,徐震超,曹志武.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03):477-480.

[3]付靖,张泽华,罗飞,许建中,武文杰,李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09):71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