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杨万超,乌潇雅,李翠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并提出急诊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预防治疗及指导。结果:7例服用优降糖发生低血糖;1例因自己弄错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昏迷;10例患者因进食过少所致;8例因空腹运动所致;2例为药物拮抗作用所致。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恢复。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护理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95%的老年糖尿病属2型糖尿病[1]。低血糖反应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与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岛素相关,严重低血糖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其与年龄相关的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发生改变有关。如不及时诊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甚至死亡。针对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2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28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61~79岁,平均(66±5.3)岁,平均病程14.3年;合并肾病9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11例;胰岛素治疗16例,口服降糖药治疗12例。

1.2临床表现  低血糖昏迷症状分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2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冷汗4例,全身乏力13例,心悸11例;脑功能障碍表现:精神行为失常17例,单侧肢体乏力8例,四肢抽搐9例。

1.3治疗与结果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确诊后按病情轻重分别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100mL,必要时再静脉注射10%葡萄糖250~500mL。所有患者经1次静脉用药后有19例恢复症状,有9例患者经过2次静脉注射50%葡萄糖后,症状消失,病情恢复。低血糖昏迷的原因:7例服用优降糖发生低血糖;1例因自己弄错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昏迷;10例患者因进食过少所致;8例因空腹运动所致;2例为药物拮抗作用所致。

2原因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是由于体内供糖不足时间过长,引起功能混乱及组织损伤,如救治不及时可致死;如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发生心源性瘁死[3]。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2.1生理因素  老年人身体各组织、器官随增龄逐渐老化,功能逐渐减退,用药后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生物利用度均降低;血浆蛋白浓度、免疫功能、机体耐受能力均降低,可导致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反应迟钝或由于意识障碍,不能详尽而正确地表达病情,再加上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经常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肾病,肾病发展到第Ⅴ期,由于氮质血症使患者食欲下降,加之老年人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导致腹泻、呕吐,热量摄入不足或饮食不正常而导致更易发生低血糖昏迷。

2.2药物因素  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如使用长效磺脲类药物剂量过大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食,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其原因是优降糖降糖作用强,口服吸收快,故较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同时由于该药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肝肾排泄,且其主要代谢产物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具有降血糖作用,故肝肾功能异常者、年老体弱者慎用[4]。本组1例患者由于弄错注射胰岛素剂量而发生低血糖昏迷。

2.3饮食、运动因素  碳水化合物的过分限制及摄入不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常见诱因。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在进食很少或不进食的情况下也坚持常规用药。本组10例患者在进食锐减的情况下未相应减少药物剂量。运动是发作性低血糖的重要原因[5],因此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必须掌握好运的时间、方式及强度。本组有8例患者在清晨空腹运动时发生低血糖昏迷。

2.4其他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和中成药降糖产品也成为了老年人盘中之餐。而人们对其成分不明,在食用这类产品时,没有咨询医务人员,也未及时监测血糖,原来的降糖药物照常服用,导致发生低血糖昏迷。

3护理对策

3.1药物治疗  护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尽量使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小的药物。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重复使用比较强的降糖药物。餐前服用的药物,30min后一定要进食;餐中嚼服的药物及时送到患者手中;餐前的降糖药物不能拖到睡前服。使用胰岛素注射需特别注意:注射要准时,剂量要准确,并应注射于非运动部位,以免胰岛素吸收过快而产生低血糖[6]

。血糖接近或恢复正常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剂量,应低于常规剂量用药。嘱患者不要随意改变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反应。[6]老年糖尿病患者除服用降糖药以外,有些还服用降压药、降脂药等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同时应用升血糖类药如激素等的患者,应特别强调此类药物减量或停药的同时应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同时,告知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低血糖反应的诱因、表现及处理方法。告知患者外出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卡片上填写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所患疾病、目前用药情况、出现低血糖的表现及所需要的帮助。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下降,要严防漏服和重复服用降糖药,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3.2生活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按时作息,合理分配饮食,纠正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对照理想体重活动强度,计算并确定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并把饮食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让他们了解每天的饮食量,熟悉食物交换法。每餐相对固定,饮食量和药量保持平衡。使用保健品最好告知医师,不要随意进食成分不明确的保健品。在注射胰岛素或发口服降糖药前要了解患者食欲情况并经常监测血糖。当患者出现饮食不当,少食或不食时,应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因检查延迟进食时,也要推迟服药及注射胰岛素的时间。[7]对血糖控制不稳定或使用大剂量胰岛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特别是睡前和夜间血糖。运动应避免在清晨空腹和降糖药物作用高峰时,最好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

3.3加强自我监测  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治及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在出院后仍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不仅要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还要培养患者及家属监测血糖的能力;老年糖尿病患者调节激素的能力低下,因此要告知患者血糖不必苛求控制在良好水平,可略为宽松,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即可。对有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者,空腹血糖宜﹤8.0mmol/L,餐后2h血糖﹤12.0mmol/L。病情稳定患者每周监测4次,病情不稳定者每日4次,及时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4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都较长,长期服药和反复住院治疗,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重,心理上已觉愧对家人。因此,当出现早期低血糖症状时怕麻烦家人,不愿告诉医务人员。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及家人正确对待疾病,了解低血糖反应的危险,积极预防,配合治疗。

4结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和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低血糖昏迷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危害严重,对合并有严重心脏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甚至是致命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针对老年糖尿病发生的环节,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行为,减少或避免发生低血糖,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玉梅,程完英.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80~381.

[2]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5~817.

[3]谭茜,李华,陈文玉,等.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知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6,5(6):24~26.

[4]肖激文.实用护理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98~705.

[5]潘长玉.Joslin糖尿病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2.

[6] 李希圣,魏 韦.内科急危重症诊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85.

[7]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