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效果分析

包捷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有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患者其自身盆底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意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个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其中在对照组中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此来对两组患者盆底肌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盆底结构实际参数进行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对其治疗之后的第四周以及第八周的观察组进行统计,其盆底结构的整体参数均要比对照组更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盆底肌肉锻炼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相关结构参数,对于患有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盆底结构参数

因为产妇自身的机体在受到妊娠与分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盆底结构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患者产后的盆底脏器会出现脱垂的现象[1],对产妇后期的生存质量以及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的恢复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对产后盆底脏器造成脱垂的患者有较高的重视,与此有关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对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等[2]。但对于将这些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后对其整体应用疗效的探讨会有所欠缺,本实验在对盆底肌肉训练的研究基础上,主要采用了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相关患者盆底结构参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意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个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主要在20-42岁范围之间,平均年龄为(29.4±5.4)周岁,其中包含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其分娩方式有37例属于阴道分娩、13例属于剖宫产。在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主要在21-44岁范围之间,平均年龄为(29.6±6.2)周岁,其中包含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其分娩方式有39例属于阴道分娩、11例属于剖宫产。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样本资料进行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的方式,帮助患者收缩其肛提肌,再放松或收缩后维持三秒以上再放松,以此方式每日基本锻炼10次,在锻炼过程中依据患者情况适当的增减次数;在观察组患者中采用盆底肌肉锻炼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锻炼方式与对照组患者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为患者治疗中其频率设置为4-85MHz,将电流从0mA开始进行一步步增加,每周2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是15-30分钟,两组患者均需要治疗八周。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对此次参与研究的100例患有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两组患者中治疗前后的盆底肌结构参数主要为:对患者额的膀胱结石位置下放进行检查,选择运用阴道彩超超声检查,其检查指标主要为患者尿道旋转角(UR)进行检查、对患者膀胱颈与耻骨进行项链盒的移动度(BND)进行检查、对患者尿道倾斜角(UI)位置进行检查,这几项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操作及检测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对其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23.0版本的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样本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样本使用t进行检验,Z值主要是为了对平均值所产生的差异性进行检验,P<0.05则是表示其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盆底结构实际参数进行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对其治疗之后的第四周以及第八周的观察组进行统计,其盆底结构的整体参数均要比对照组更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结构参数比较

组别

UR/o

BND/mm

UI/o

对照组(n=50)

治疗前

53.26±5.26

31.20±2.93

16.28±1.53

治疗后4周

50.02±5.02

23.52±2.16

10.12±1.02

治疗后8周

42.85±3.90

16.76±1.36

5.01±0.68

观察组(n=50)

治疗前

53.76±5.06

30.86±2.65

15.38±1.21

治疗后4周

45.71±3.87

18.28±1.28

5.46±0.76

治疗后8周

40.32±3.33

15.32±1.34

1.83±0.31

治疗前

t

0.279

0.257

0.946

p

0.391

0.379

0.148

治疗后4周

t

3.214

16.121

22.214

p

0.000

0.000

0.000

治疗后8周

t

4.768

12.134

21.711

p

0.000

0.000

0.000

3、结论

本文就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改善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病人,盆底结构参数和盆底运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患者,盆底运动功能参数改变均比较明显。且在治疗后四周至八周的状况均呈现了不断好转的态势,且明显高于单纯进行盆底肌锻炼者,表明了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的结合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分析理由为:盆底肌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盆底肌,从而起到了提高肌力的效果,而再加以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则可更加直接的激活盆底部分肌,以此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能力的效果,使神经肌肉的功能更加平衡,对患者的综合状况会提供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具有持续改善以及维持的功效[3]。以此其优势更为明显,通过使用盆底肌肉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对患有盆底脏器出现脱垂的患者其自身的盆底结构参数进行改善,进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冬晴,陶玉玲.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J]. 江西医药,2021,56(4):458-461.

[2] 胡敏玉,强慧贞.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盆底康复训练对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作用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6):12-15.

[3] 李艳平,雷凯荣,张小培,等.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1):3699-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