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

方木英,韩炳姫

阳江江华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3月-2022.10月,期间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或体检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60例检查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凝血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APTT、PT、AT-Ⅲ、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FIB、DDR、TT、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的测定,或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干预有着指导意义,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

关键字】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参数水平;临床价值

近年来,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有较高的死亡率,但是其发病机制不明了,故近年来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受到广泛关注[1]。本项目旨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和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指导临床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高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21.3月-2022.10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34±5.12岁),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38±5.15岁)。对两组人员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两组人员分别接受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小板检测,所有检测在2h内完成检测。

①常规凝血试验:抽取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每人抽取 1.8 mL 空腹静脉血并选择用0.2mL的0.109mol/L浓度的枸橼酸钠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将两组样本均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15min的离心处理,离心半径为10cm,选择STAGO凝血功能检测仪(C3100)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R)、纤维蛋白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进行测定。

②血小板参数:抽取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每人抽取 2 mL 的空腹静脉血选择 EDTA-K2-2H2O抗凝剂进行抗凝处理,选择sysmex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检测。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观察两组人员的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凝血因子水平的对比

试验组APTT、PT、AT-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FIB、DDR、FD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试验组和对照组凝血因子水平的对比(x±s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t

P

例数

60

60

-

-

APTT(s)

35.34±3.68

39.31±4.14

5.552

0.001

PT(s)

12.23±0.76

15.02±1.33

14.108

0.001

AT-Ⅲ(%)

86.15±19.67

109.01±24.12

5.689

0.001

FIB

4.53±0.92

3.15±0.57

9.877

0.001

DDR

0.49±0.10

0.33±0.06

10.627

0.001

TT(s)

17.29±4.13

15.32±3.84

2.706

0.008

2.2两组血小板参数的对比

试验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MP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试验组和对照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的对比(x±s

组别

例数

PLT(×109/L)

MPV(fL)

试验组

60

168.24±43.18

12.18±1.34

对照组

60

190.32±62.54

9.67±0.75

t

-

2.251

12.661

P

-

0.026

0.001

3讨论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是主要高危因素,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栓的形成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2-3]。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主要使用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进行评估,其中一些指标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高水平的FIB水平能够有效刺激内皮细胞的分泌与合成,导致内皮的正常功能受损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4]

综上所述,早期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的测定,或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干预有着指导意义,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洁,黄云苑,宋凤卿等. 血小板参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及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J]. 中国急救医学,2021,41(11):949-953.

[2]齐峰,黄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输血治疗患者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2020,26(09):1565-1570.

[3]陈丽,唐晓磊. 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3):53-56.

[4] 金冠,马银华,刘义等.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缺血的预测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5663-5665.基金项目:阳江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凝血试验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

项目编号:SF20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