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透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浅谈血透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栾钰婷

扬州市中医院 225000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开展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展开比较分析,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分析护理工作中所才在的风险因素问题,采取风险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常规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加以管控,对比风险防控效果。结果:分析常规护理干预工作发现,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科室管理因素三方面相关,通过对分析因素,采取风险护理干预后,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再给予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护理干预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疗法是抑制其疾病进展最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能有效将患者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外,缓解肾脏负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血液透析护理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增大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引起安全隐患,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需要血液透析科室需要注重对常规护理中诱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护理风险隐患为导向,提出针对性护理风险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先将研究报告详细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展开比较分析,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有3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阶段在34-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16岁;观察组中有3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阶段在32-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27岁;所有患者对本研究都知情,不存在异议,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分析。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风险意识不高、护理专业操作水平欠缺等,影响到了护理质量。

(2)患者自身因素分析。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自身安全意识差、个人自我护理能力不强、患者治疗配合度不高等因素,诱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科室管理因素分析。科室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控强度低等因素,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优化,具体如下:

(1)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针对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意识差、个人护理能力差、配合度不高等问题,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做好对患者自身疾病知识普及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对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加以强调,提高患者重视度和疾病治疗配合度。其次,强化对患者个人自我护理方法的指导教育,让患者掌握基础的自我护理操作,提高患者安全意识以及自我防护意识。

(2)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为提高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水平、护理责任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应该强化对患者的培训管理。首先,需要强化对患者护理操作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悉掌握血液透析护理相关操作技术,可以工整精准的进行文书的书写,能够掌握相关的心理疏导知识和风险防控管理知识等。其次,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引导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岗位中有责任心、能够正确的看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来保障自身安全等。

(3)科室管理方面。在科室管理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构建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分析科室中各项管理、管控内容,并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制度、奖罚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体系。其次,需要强化对护理工作的管控,不断的优化工作模式,合理应用弹性排班和 APN 排班法进行排班,强化对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检查,保障护理文书书写的完善、规范;注重对病房区域卫生管理和消毒管理,注重对设备的维修管理,保障透析机能随时正常运转。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病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23.0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经t/x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

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评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风险管理实施后两组护理各项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病区环境

护理文书

护理情况

消毒工作

观察组

60

96.15±1.67

93.64±1.03

96.31±1.00

97.15±0.86

对照组

60

86.31±2.14

87.31±2.10

90.14±1.64

86.26±1.97

t

6.048

5.671

6.671

8.364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病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不良事件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60

0(0.00%)

4(6.66%)

98.15±0.18

对照组

60

5(8.33%)

11(18.33%)

83.67±1.64

t/x

5.190

7.368

8.397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组对比的方法,首先,对常规护理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了总结分析,将影响护理质量和诱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了解到主要围绕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以及科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其中,护理人员因素分析。主要包含了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风险意识不高、护理专业操作水平欠缺等,影响到了护理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分析。主要包含了患者自身安全意识差、个人自我护理能力不强、患者治疗配合度不高等因素,诱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科室管理因素分析。主要包含了科室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控强度低等因素,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经分析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并应用于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护理一段时期后,对两组的护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再给予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萍,易烨娟. 试析血透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方法[J]. 科学养生,2021,24(2):287.

[2]刘路. 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 饮食保健,2021(44):157-158.

[3]张萍,易烨娟. 试析血透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方法[J]. 科学养生,2021,24(1):228.

[4]李鸿.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3,100.

[5]都小丽. 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