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冯诗策

通江县人民医院   636700


重症病人由于病情危急、变化迅速,所以有着较大的生命风险,为了保证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仅仅给予重症病人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对重症病人的护理干预。作为护理人员又该如何对重症病人进行科普护理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重症病人的特点和护理的重要性

重症病人是指病情严重、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病情重症,所以具有较大的生命风险,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不可弥补的后果出现。重症病人具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基于重症病人的特点,所以对临床急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重症病人的生命健康,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就重症病人的预后效果而言,却不算十分理想。重症病人在抢救成功后,其整体仍处于虚弱、疾病状态,所以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重症病人的护理、干预。

二、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

1、急救护理

   重症病人病情严重,其病情随时可能发展变化,所以在重症病人的护理中,加强对病人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对于重症病人而言,急救的时效性、可靠性十分关键。对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就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急救药品、急救设施、急救人员等。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病情恶化、异常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展开对患者的急救。

2、生命体征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中的各项指标可以有效判断重症病人生命状态,可以为患者的急救、治疗、护理等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所以对于重症病人,还需要加强对其生命体征密切、实时监测。在患者抢救成功后,需要实时监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有气管插管,还需要对患者气管插管进行特殊护理,降低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在患者病情平稳后,仍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重症患者病情可突然发生变化,所以其生命体征监测必须做到实时、持续、动态,监测内容应该包括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脑功能指标等。在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功能脏器情况、疾病相关症状,结合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

3、心理护理

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重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重症,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从而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护士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效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最佳的身心状态,也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4、呼吸道护理

重症病人呼吸道护理是重点内容,呼吸道护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误吸等问题的发生。若为气管插管患者,在呼吸道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氧气流速和更换雾化管道。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可以采取翻身、拍背、吸痰等方法来保证呼吸道通畅。若为术后清醒患者,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痰、咳嗽的方法,促进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日常护理人员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指导患者掌握一些正确呼吸方法,这对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4、并发症预防

重症病人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在卧床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压疮、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推拿等干预,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压疮、血栓发生率。为降低肺炎发生率,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的饮食调理。若为肠内营养支持状态,需要合理控制肠内营养输入速度、剂量。若为预后恢复阶段,则需要以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温热等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