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刘小指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广西,防城港市,538021

【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2021年6月-2022年6月),通过双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各44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后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44),研究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24),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应总结归纳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并开展预防性护理对策最大程度上减少渗血的发生,保障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规范血液透析的护理流程和环节。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属于临床中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较为高效和常用的技术和手段,血液透析治疗中良好的血管通路应保证透析血量充足,能长时间的开展透析治疗,减少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其他血管通路来说,动静脉内瘘的安全性较高,能够长时间使用,适用于长时间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中[1]。但长期反复的穿刺处理会增加穿刺的孔径,加上抗凝剂的使用、穿刺技术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会引发穿刺部位出现渗血,影响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在血液透析中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性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是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2]。本院针对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展开了护理对比观察,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旨在探究血液透析中最佳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使用双盲分组法对本院收治的88例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4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42-79岁,均值(62.02±5.63)岁,血液透析时间为3个月-8年,平均时间(4.45±1.33)年;4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在41-80岁,均值(62.00±5.66)岁,血液透析时间为5个月-7年,平均时间(4.46±1.30)年。参与本次护理观察的护理人员均为同一批,共20人。

对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血液透析中的对症护理、健康教育、巡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措施。

研究组患者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后开展优质护理,(1)分析渗血原因: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的。首先,在穿刺中使用区域穿刺法使得局部血管壁受损,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了穿刺部位的皮肤,穿刺部位的针孔弹性和愈合能力不佳,使得穿刺过程中出现渗血。其次,扣眼穿刺法主要是穿刺过程中隧道口较大或进针的过程中损伤隧道周围组织引起出血现象的发生。第三,抗凝药物的使用和凝血功能障碍,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未得到监测,加上抗凝剂的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引发渗血的发生。第四,护理人员穿刺过程中穿刺技术不成熟,反复进退的穿刺导致渗血的发生。第五,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较高,静脉回路进针未到位,使得静脉回路压力增加渗血。最后,胶布固定不及时,使得针柄出现松动和滑落的现象,穿刺针无法紧紧贴合患者皮肤,引发渗血。(2)优质护理:首先是优质穿刺技术护士可以通过绳梯式穿刺法、扣眼穿刺法优化穿刺手段,减少出血的发生;其次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穿刺前仔细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反复穿刺引发的生血。第三,在穿刺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静脉回路的压力,第一时间处理异常,指导患者在血透中保持平卧位,减少瘘侧肢体的压迫,叮嘱患者缓慢的翻身,减少渗血的发生。第四,在血液透析中应定期巡视,做好穿刺部位的胶布固定处理,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和异常,并第一时间处理,更好的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而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和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n/%)

组别

例数(n)

护理满意度

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

参照组

44

35(79.55)

8(18.18)

研究组

44

42(95.45)

2(4.55)

X2

-

5.091

4.062

P值

-

0.024

0.044

2.2 参照组与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对比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护理制度

护理模式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评分(分)

参照组(20)

86.74±4.15

85.47±4.20

85.52±3.52

85.46±3.69

研究组(20)

93.03±4.20

92.56±3.95

92.30±3.30

92.33±3.32

t值

-

-

-

9.181

P值

-

-

-

<0.001

3讨论

在临床护理中,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应避免感染的发生,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保障血液透析的效果和价值[3]。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总结归纳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并制定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可知,影响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影响因素如下:区域穿刺法、扣眼穿刺法、抗凝药物的使用、凝血功能障碍、穿刺技术不成熟、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较高及胶布固定不及时等等[4]。基于此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更好的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现象的发生,增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互动,挺好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和优化临床护理质量和流程,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稳定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较多,应在血液透析中通过优质护理措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翟从芳.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4):2210-2212.

[2]范春燕.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成效[J].中外医疗,2020,39(15):157-159.

[3]曹彩霞,万珍,刘飞燕,吕燕,梁艳琳.气囊式创可贴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保护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01):65-67.

[4]魏红,杜爱燕,范建桢,周薇,张渊.用扣眼穿刺法对36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内瘘穿刺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07-209.

[5]苏姗娜,何达.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西南军医,2019,21(05):48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