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分析

梁娇影,欧春红,王丽凤,麦彩珠,易晓玲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524002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形式。方法:择选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儿科入院需静脉留置输液的患儿70例展开调查,其中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常规静脉护理视为对照组,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综合静脉护理视为观察组,对比患儿留置部位肿胀、疼痛、渗液、静脉炎的诱发几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期间相应问题的诱发率较低,对照组不良问题几率占比也偏低属于正常比率,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儿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应综合分析儿童基本情况预防留置给液风险,使得护理安全性得以提升,保障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留置效果。

关键词:儿童;静脉留置针;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的给液形式,降低部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使得给液较为便利,但对于儿童而言,静脉留置针穿刺中,血管较细、穿刺部位的皮肤较嫩、患儿疼痛感较强,结合患儿的耐受力与患儿活动量较大的特点,静脉留置针应用中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留置需求,采取合理的形式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加强安全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儿科入院需静脉留置输液的患儿70例展开调查,其中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常规静脉护理视为对照组,患儿男11例,女24例,年龄(6.52±4.12)岁。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综合静脉护理视为观察组,患儿男10例,女25例,年龄(5.23±3.41)岁。

纳入与排除标准:患儿经评估需留院观察并适合留置针给液;患儿留置时间低于72小时;患儿家属对留置针应用依从。患者住院情况与疾病发展对本次调查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静脉护理:

评估静脉穿刺的部位并安抚患儿,在家属的协同下,通过语言鼓励等方式保障患者不随意活动,通常选择患儿的手背、腕部、头静脉等粗直静脉处,导管则利用型号最为细短的,在排气、消毒后使用,穿刺应注意角度(15~30°)缓慢进针,缓慢回撤,保障导管与针芯送入血管,固定应利用无菌敷贴无张力完整覆盖,标注好相应的信息,留置时间则结合医嘱、患儿皮肤的变化、感染评估、患者配合度调整。

综合静脉护理:

评估给液的需求,分析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必要性,与家属做好说明工作,对静脉针留置的优势与特点进行宣教,在家属较为依从的情况下,按照常规静脉留置与护理服务,期间注意细节问题的调整,如导管需经消毒、待干后合理的时间排气,排气太早可能导致溶液软化软管,针芯左右松动一次,避免松动太多改变留置针距离。穿刺期间动作快速,整个穿刺过程流畅,输液之前充分评估导管安全性,对可能性的导管脱落等采取预防措施。选用弹力较好的绷带增加牢固性,查房期间安抚患儿,给予患儿安静治疗的心理辅导,利用透明敷贴检查皮肤的清洁度。针对意外情况如留置软管脱落,即刻利用棉球、棉签、创可贴按压针眼3~5分钟,具备突发问题与不良问题处理的紧急护理思维[1-2]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留置部位肿胀、疼痛、渗液、静脉炎的诱发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 4-s)表示,配对资料t计量、计数x2检验,统计差异P判定(P<0.05orP>0.05)。

2.结果

两组患儿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均发生了低于10%的个别不良问题,患儿疼痛是按照患儿主诉与哭闹表现统计的,因此疼痛案例偏高,并非穿刺技术影响的痛苦,其他不良问题占比中,观察组偏低,详见表1.

表1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患儿穿刺部位不良问题对比

组别

n

肿胀

疼痛

渗液

静脉炎

观察组

35

0

1(2.9%)

1(2.9%)

0

对照组

35

1(2.9%)

3(8.6%)

1(2.9%)

1(2.9%)

X2

-

2.415

2.163

1.263

1.526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使用中患儿痛苦少、留置期间给药方便,既便利了护理工作,减轻了工作量,又给予了患儿与家属输液安抚,使得患儿血管刺激减弱,即使患儿肢体活动频繁也鲜少发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综合的儿科静脉留置针护理,需分别从置管准备、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选择、置管导管护理、并发症预防与突发问题处理等几个角度出发,保障患儿皮肤的完整性。此五项也是常规护理的内容,但常规护理中对细节以及个别情况、特殊情况的处理缺乏意见,综合护理更关注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后的表症,包括对患儿以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较为完整,人性护理服务意识高。

本文经过研究与护理的经验分析得知:综合护理中,置管前期分别了解医嘱、分析患儿皮肤与静脉状况、患儿活动习惯、家属心态等有助于减少矛盾,使得静脉留置针使用中患儿与家属的依从性提高;部位选择则根据患儿的静脉粗细、患儿年龄与自控力、血管刺激反应等选择,部位选择通常与静脉炎的发生相关,因此应做好检查与评估工作;留置针选择基本都选用最细且短的型号,要求不影响给液且做好急救预备;置管导管护理中,应多巡视检查患儿的皮肤情况,进行臂围测量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则需从堵塞、炎症、患儿疼痛的角度出发,注意给液的合理、更换液体的及时等。

总之,静脉留置针护理期间存在潜在危险,针对患儿的情况应采取多方面护理措施,保障静脉留置针应用优势的凸显[3]

参考文献:

[1]杨小琴.静脉留置针封管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8,27(7):18.

[2]唐莉.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中的问题探讨[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19,11(2):55-57.

[3]彭翠香.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分析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15(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