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关于痔疮的认识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中西医关于痔疮的认识比较

纪丽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一区, 河南 郑州450000

中医和西医是分别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技术能力下形成的不同医疗知识体系,对疾病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以痔疮为例,中西医对痔疮的认知就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本文将对这种区别加以比较,来对比中西医在认知和概念上存在的差异。

西医对痔疮的认知

对痔疮病因的认知

西医在对痔疮病因的认知上尚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西医中时至今日也未明确痔疮的病因,认为导致痔疮出现的因素数量众多,但普遍表示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在解释痔疮病因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肛垫下移学说——是指肛管内侧(实际上就是肛周区域)有一个环状血管垫,就是所谓的肛垫。构成肛垫的是为数众多的静脉血管网、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由于同时具备血管、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所以能够控制肛管闭合,辅助进行排便控制。在控制排便时肛垫会因为力学作用承受向下的压力,通过控制肌肉挤出粪便本体之后进行收缩回到肛管,完成整个排便过程。但是肛垫会受到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及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其回弹能力下降,此时肛垫更容易出现下移、肥大、充血,而长期处于这种状况的肛垫会逐渐因肥大导致增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痔。

静脉曲张学说——静脉曲张学说同样与肛垫有关,是指肛垫中大量的静脉构成了静脉丛,但这些静脉丛在结构上相对特殊,除了内部缺少常规静脉的静脉瓣且处于腹盆腔最下方之外,其周围组织相较其他身体组织也更松弛,这就导致这部分静脉丛更容易出现充血、淤血的状况。而静脉丛的长期淤血和充血会使静脉壁始终处于承受压力的状态下,时间长了之后导致静脉壁失去弹性形成静脉曲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面临前列腺肥大、肝硬化、盆腔肿瘤、怀孕、便秘、久坐或久站等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痔发生,并逐渐发育成痔疮。

对痔疮影响因素的认知

西医对痔疮诱发因素及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具体,认为个人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疾病及其他因素均有导致痔疮的可能,或者说是导致痔疮病因形成的可能。在行为习惯上主要以排便时间为主,包括排便时间过长、排便用力过大等;在疾病上则包括心脏、肝脏的慢性疾病以及与排泄相关的长期便秘、长期腹泻等;饮食习惯上则包括辛辣饮食(主要是对肛周、肛管造成刺激)、低纤维饮食及饮水较少(会导致肠道蠕动效率下降,造成大便块结,增加排便难度等);其他因素则包括妊娠、肥胖这类导致盆腔底部压力增加的因素。

对痔疮症状的认知

西医中认为痔疮早期并不会出现什么明显症状,且痔疮患者中有40%左右也不会表现出症状,痔疮的症状主要与发生位置和严重程度有关,也影响到后续治疗措施的采用及整体治疗难度。总体上内痔的治疗难度要高于外痔,混合痔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中医对痔疮的认知

对痔疮病因的认知

广义角度上中医对所有疾病的认知都是从整体角度进行剖析的,痔疮也不例外,中医中认为导致痔疮的病因是因为人体内的调节机能失常,在此基础上又综合了大量的外界诱因,包括年龄、当地风俗、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消化道疾病、先天状况、饮食节律性等众多因素,因为这众多因素导致的病理变化作用于人身上,才产生了痔疮。简单来说,包括痔疮在内的所有疾病,都可以认为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具体表现。

对痔疮影响因素的认知

中医中对痔疮病因的认知具体体现在脏腑本虚(认为身体本身的结构弱点、生理特性及全身性变化是导致痔疮出现的基本因素)、饮食不节(饮食缺乏节制,吃得太饱、太油腻或刺激性太强会刺激肛周直肠粘膜催生痔疮)、便秘(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蓄积在直肠中,挤压周围血液的正常流动,时间一长就会形成痔疮)、久泻久痢(导致脾气亏损,也会影响肺气,最终使得湿浊聚集在肛门周围)、久坐久行负力远行(会导致气血不通并淤积在肛门位置)、妊娠及月经失调(有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者、因经后伤冷……则生痔)。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包括情志失调、遗传因素、房事过度等等。总而言之,中医中似乎认为大多数影响正常生理节律的情况,都可能导致痔疮的发生。

对痔疮症状的认知

中医在这点上的认知与西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认为痔疮导致的症状包括便血(大便时排出血液,或是纸巾带有血迹)、肛门肿物脱出或突起(脱出被认为是内痔的常见症状,突起则对应外痔,初期可自行复位,但中期以后就需要手动辅助复位或是卧床休息,还会影响患者的咳嗽、行走、下蹲等正常行为)、肛门不适(以肛门坠胀不适为主,如果出现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还会引起局部瘙痒,外痔受到挤压会有灼痛感)。这些症状在西医中晚期患者中也相对比较常见。

中医的痔疮治疗策略

中医针对痔疮的治疗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症状表现调整药方或治疗方式。在具体的治疗方式上也包括内外两种,但所有治疗方式基本全都本着改善血液循环、清热祛湿、止血、润肠、促进肠道蠕动的方向,且按不同方向匹配不同的药物。随着中医在近年来的发展,止痛也成为中医用药中的重要参考要素之一。外部治疗上则以熏洗疗法、敷药疗法、塞药疗法较为多见,会根据治疗的具体方式对药物进行加工,偶尔也会应用针灸或按摩的疗法治疗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