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的评估与干预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的评估与干预的尝试

陆辉敏,王娜

奉贤区金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每日用药种类均在2种或2种以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结果:评估干预后总体用药合理率为96.67%,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的73.33%,(P<0.05)。经评估干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25±0.36)分,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4.36±0.41)分,(P<0.05)。经评估干预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评估干预前的26.67%,(P<0.05)。结论:对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病人;住院病人;长期用药;用药合理性;评估;干预

前言:

由于老年人身体组织器官功能的衰退,一体多病、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治疗中多种药物同时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1]。本文选取两年多来在本院长期住院,且存在长期用药的30位老年病人,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作了用药干预的尝试。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4.36±2.36)岁。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每日用药种类均在2种或2种以上。

1.2方法

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具体方法如下: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适应症是否正确、药物对病情是否有效、药物剂量是否正确、药物使用指导是否正确、是否会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用药等。结合评估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采取“评估-干预-再评估-再干预”的流程,循环往复。

1.3观察指标

(1)用药合理性。统计用药不合理情况,计算总体用药合理率(2)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 调查问卷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8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高。(3)不良反应。统计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用药依从性评分按照平均值±标准差(x±s)进行表示,差异检验采用t检验,总体用药合理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以[n(%)]表示,差异检验采用X2检验,经检验数据间差异显著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评估干预前后入组患者总体用药合理性比较

评估干预后总体用药合理率为96.67%,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的73.33%,(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估干预前后入组患者总体用药合理性比较

时间

用药合理(例)

用药不合理(例)

总体用药合理率(%)

评估干预前

30

22

8

73.33

评估干预后

30

29

1

96.67

X2

-

-

-

4.706

P

-

-

-

0.030

2.2 评估干预前后入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比较

经评估干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评估干预前后入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比较 (x±s,分)

时间

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

评估干预前

30

4.36±0.41

评估干预后

30

7.25±0.36

X2

-

29.011

P

-

<0.001

2.3评估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评估干预,患者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评估干预前的26.67%,(P<0.05),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评估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时间

泌尿系统(例)

心血管系统(例)

消化系统(例)

呼吸系统(例)

皮肤及粘膜(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估干预前

30

2

1

2

1

2

26.67

评估干预后

30

0

0

1

0

1

6.67

X2

-

4.320

P

-

0.038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之一。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老年性慢性疾病,共存2种或2种以上疾病的患者达95%以上[2]。多病共存、多重用药是老年患者用药的显著特点,长期用药过程中,极易出现一定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影响治疗效果,也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的出现[3]。针对这一情况,本院尝试采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病房医生查房和临床用药干预等工作的方式,力求通过药师的参与查房和用药干预,提高老年病人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评估干预后总体用药合理率为96.67%,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的73.33%。经评估干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25±0.36)分,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4.36±0.41)分。经评估干预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评估干预前的26.67%。以上结果表明,在药师的长期用药的合理性评估以及干预后,30例患者的总体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病人的治疗和用药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估其用药合理性

[4]。结合患者本身病情及身体状况的考虑,及时发现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通过“评估-干预-再评估-再干预”循环往复的方式,最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寅,许晓乐,孟佳佳,等. 药学干预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药房,2022,33(13):1647-1652.

[2] 石长伟. 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的研究[J]. 婚育与健康,2022,28(1):191-192.

[3] 胡燕,丁爱红,薛静,等. 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4):326-329.

[4] 李晓莉,陶燕燕. 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多重用药干预的效果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