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

南银花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省 密山市,158300

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接受神内基础治疗方法后,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基于此再采用针灸治疗方法,对患者连续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动脉血流速度、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都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靠,能够使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针灸治疗;运动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

1. 前言

在临床中急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将发生偏瘫,造成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对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恢复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神经反射活动得到调节,有利于恢复肢体功能。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药物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但需恢复时间较长,短期内疗效不明显,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中医主要观点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经脉达不到通畅状态,阻滞气血,应采用通络活血方法治疗。在中医外治疗方法中针灸是重要内容,可达到行气补血、经络疏通效果。本研究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总结。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有2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49-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1±2.7)岁,体质量指数在17.1-27.9千克/平方米之间,平均值为(22.6±0.9)千克/平方米,病程在7天—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1±0.3)个月。其中左侧偏瘫患者31例,右侧偏瘫患者19例。观察组中有26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6±2.4)岁,体质量指数在17.5-27.8千克/平方米之间,平均值为(22.7±1.1)千克/平方米,病程在8天—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2±0.2)个月。其中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偏瘫患者20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控制的治疗方法,并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等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方法,练习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平衡站立、行走、良肢运动、训练上举、关节康复等方法,每次半小时,每日训练2次,连续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此添加针灸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连续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0级病残程度,神经缺损程度减少超过90%评分的患者为基本治愈;1-3级病残程度,神经缺损程度减少46-90%评分的患者为显效;4-6级病残程度,神经缺损程度减少18-45%评分的患者为有效;达不到以上标准的患者为无效。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分为上肢和下肢,100分为满分,越高评分表明具有越好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00分为满分,越高评分表明具有越好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采用经头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测。

2.3 统计分析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21.0对患者有关数据分析研究,采用(X±S)形式表示患者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方法。采用百分率表示患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方法。P<0.05表明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分组

患者数量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13(26%)

20(40%)

16(32%)

1(2%)

49(98%)

对照组

50

9(18%)

17(34%)

17(34%)

7(14%)

43(86%)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分组

患者数量

治疗时间

肢体运动能力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观察组

50

治疗前

59.23±6.56

45.36±7.01

治疗后

76.19±9.19

67.24±8.01

对照组

50

治疗前

58.97±7.59

45.24±6.31

治疗后

71.76±8.25

61.25±7.12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对比(单位:厘米/秒)

分组

患者数量

治疗时间

前动脉血流速度

中动脉血流速度

后动脉血流速度

观察组

50

治疗前

47.12±3.02

67.02±3.77

35.41±3.22

治疗后

51.76±2.77

74.38±4.17

40.51±2.76

对照组

50

治疗前

46.84±2.88

66.22±3.81

35.05±3.16

治疗后

48.94±2.35

71.41±3.91

38.76±3.23

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都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分数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都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4. 讨论

针刺能够使患者局部组织、器官增大血液供应,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针刺对于局部肢体肌电活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使肢体痉挛得到缓解,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改善。针灸与运动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方法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利用,患者疾病康复进程得到加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5. 结语

    综上,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治疗过程安全可靠,能够使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胡志高,戴春花等.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中风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15

[2] 林东雄,谭峰,李广兴等.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11

[3] 钱璟,张捷,杨发明等.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1

[4] 景福权,秦虎,刘欢等.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cAMP、cGMP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0.8

[5] 刘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疗法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血管微环境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5

作者简介:

南银花(1979-),女,朝鲜族,黑龙江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