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尹秀辉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价值。方法  以2020.5-2022.5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对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分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00例直肠癌患者68例(68.00%)患者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其中I级38例(38.00%),患者仅接受健康教育,未进展至Ⅱ级;Ⅱ级18例(18.00%),接受分级护理2周后,转为I级;Ⅲ级12例(12.00%)患者接受分级护理3周后转为I级。结论  给予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术后辅助放疗过程。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直肠癌为肛肠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大肠癌的60~75%[1]。根治性切除术为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术式,可有效去除病灶,为防止术后复发,需配合放疗干预,保证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然而放疗治疗可引起多项不良反应,其中放射性直肠炎最为常见。调查显示,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约2~39%发生放射性直肠炎,部分症状严重者需停止治疗[2]。腹泻、粘液便、直肠疼痛等为急性直肠炎的常见症状,若干预不当,可导致出血,严重者可引起直肠狭窄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本文将分级护理用于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观察其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5-2022.5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100例患者年龄23~85(56.34±6.97)岁,男性72例,女性28例,疾病类型:低位直肠癌/中位直肠癌/高危直肠癌/乙放射状直肠癌=51/43/3/3。100例患者中共68例患者发生放射性直肠炎。

1.2  分级标准

无变化为0级;患者大便次数增加或习惯改变,无需用药,直肠存在不适,无需应用止痛药物为I级;伴有腹泻症状,需给予抗交感神经药物,粘液分泌增多,存在腹部疼痛症状,需服用止痛药物为Ⅱ级;腹泻,需给予肠胃外支持,重度黏液或血行分泌物增多,需垫卫生垫为Ⅲ级。

1.3  分级护理方法

I级护理,盆腔器官接受放疗后1~2周后100%发生黏膜改变,该类患者无需用药。每天观察患者的肛周情况,指导患者每次便后温水清洁。指导患者每日摄入2500 mL水分,促进患者肠道运动,减少机械刺激。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素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Ⅱ级护理,放疗期间约90~95%患者可出现Ⅱ级放射性直肠炎。本文中18.00%患者发生Ⅱ级放射性直肠炎。在I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保留灌肠,在每晚患者临睡前进行,灌肠前嘱咐患者先排便,取左侧卧位,用甘油冲洗器吸取贯新克(5 mL)、庆大霉素(16万U)、死塞米松(10 mg),加入生理盐水,后连接8号单腔导尿管,轻柔插入肛门15~20 cm,缓慢注入药液。每30 min协助患者变换1次体位,灌肠后尽量保持6 h以上。

Ⅲ级护理,Ⅲ级放射性直肠炎一般发生在放疗的4~5周。在I级及Ⅱ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充足的营养支持可减轻放疗引起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对放疗的敏感性。本组Ⅲ级放射性肠炎患者可邀请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配置营养液,通过营养输注泵24 h持续输入,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分级下降至0级,腹痛、便血、黏液便等症状消失,排便正常,1~2次/d为治愈;分级降低但未将至0级,临床表现有Ⅲ级降低至Ⅱ级、I肌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直肠癌患者68例(68.00%)患者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其中I级38例(38.00%),患者仅接受健康教育,未进展至Ⅱ级;Ⅱ级18例(18.00%),接受分级护理2周后,转为I级;Ⅲ级12例(12.00%)患者接受分级护理3周后转为I级。

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停止放疗。肠上皮细胞在放射线的作用下可出现变形脱落,肠黏膜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肠黏膜出现水肿。若患者合并感染后,由于直肠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其感染类型多为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型感染,因此易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继而发生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等[3]。本文中100例患者中68.00%患者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其中I级、Ⅱ级、Ⅲ级分别占38.00%、18.00%、12.00%。

目前临床对于放射性直肠炎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中对于I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指导其多饮水,充分的水分可保持大便通畅;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避免肠胀气并减轻肠道刺激

[4]。本文中38例I级患者接受护理干以后未进展至II级。II~III级放射性直肠炎主要采用类固醇联合抗炎药物治疗。相关研究证实,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较好。本文对II~III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贯新克、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贯新克中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为核酸合成的必须物质,可参与细胞中RNA的合成,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促进其修复;同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有效抑制痛觉神经的穿入,发挥止痛作用,缩短愈合的时间。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庆大霉素的抗炎作用效果较好,睡前1 h给予患者灌肠治疗,可有效减轻腹压,促进肠道的清洁。结果显示本文中II级患者及III级患者接受护理后均转为I级。

综上所述,给予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术后辅助放疗过程。

参考文献

[1]傅晓炜. 基于保留灌肠技术研究的综合干预在直肠癌放射性直肠炎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乡村医药, 2021, 28(18):77-78.

[2]宋家伟, 张斌斌, 王雪莲,等. 康复新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 20(94):144-145.

[3]陈国萍, 倪月琴. 直肠癌患者放疗并发症护理干预体会[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1(5):90-92.

[4]马丽亚木, 桌克热·塔依甫. 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分级护理要点总结[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12(5):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