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不同给氧方式对气管插管率的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不同给氧方式对气管插管率的响

郑丹丹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目的:重点探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不同给氧方式对于气管插管距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给氧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给氧,针对观察组实施无创呼吸机给氧,然后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率等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给氧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无创呼吸机给氧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减少气管插管率,体现更加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这种给氧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给氧方式;气管插管

引言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疾病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呼吸内科疾病,同时也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疾病中特别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在针对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要进行气管插管,并且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给氧操作,通过氧疗模式这样可以使低氧血症得到有效纠正。同时,也可以使呼吸急促等各类问题得到有效减轻,在插管之后可以更有效进行相对应的临床治疗和有效操作,进而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的给氧方式来说,对于气管插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充分看出通过无创呼吸机给氧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再次气管插管,使气管插管率得到有效降低,为患者的预后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更有效应用无创呼吸机给氧方式,这样可以体现应有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于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以及气管插管率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涉及100例患者,为我们医院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接收的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范围在39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1.45岁,结合给氧方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给氧方式,主要是有效通过高流量吸氧模式进行治疗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其给氧的浓度调整到60%起,对于氧气的装置要有效配置,通过室温灭菌模式进行加湿加水,确保其浓度超过60%,流速在每分钟55升,然后结合患者的呼吸衰竭程度和血气指标对于参数进行有效调整。

针对观察组有针对性地采取无创呼吸机给氧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效确保这样的浓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对于呼气末正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潮气量在6~8ml每千克,符合理想体重要求。同时要有效匹配相对应的面罩,对于无创呼吸机也要进行有效优化。匹配相对应的加湿器,进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相关指标和参数进行有效调整。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气管插管率和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卡方检验,用P值小于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0和100%,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和86.67%,p值小于0.05,由此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给氧治疗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模式,这样可以体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防控可能出现的气管插管率等相关问题。因此这种模式有推行的价值。

3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成人急性呼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无创呼吸机给氧模式,在具体操作环节精准有效地引入,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无创通气效果,为呼吸衰竭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和通气辅助提供必要支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无创呼吸机进行有效匹配,有效安装相对应的面罩和鼻罩等等,为该类患者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同时在对上呼吸道以及声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相关组织和功能进行伤害,同时也可以使气体交换得到有效改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效代替机械通气等模式,使得患者的身体和呼吸系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防控可能出现的肺炎等相关问题,为患者气管插管率的有效防控提供基本支持,同时也可以使抗生素的使用量得到减少,为ICU停留时间的缩短奠定基础,同时使患者的预后水平进一步改善,充分降低死亡率。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无创呼吸机的有效应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有效的分析,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和调整,进而在充分明确患者呼吸衰竭病因和呼吸衰竭分型以及通气模式等相关指标参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体现出应有的呼吸衰竭治疗效果,使呼吸衰竭的根本原因得到有效明确,且进行切实控制,从而为呼吸衰竭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无创呼吸机给氧治疗模式而言,可以有效规避高浓度氧吸入带来的各类问题,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同时在脉氧仪广泛应用背景之下,可以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有效规避对患者可能造成的肺部损伤或者并发症发生等,要确保呼吸机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肺部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损肺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等相关问题,如果采取的是有创机械通气模式,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肺部面临比较严重的损伤,或者出现气压创伤等问题,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患者的气管插管率进一步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在把握无创呼吸机操作模式的基础之上,有效明确肺内高压可能导致的肺损伤等各类情况,要明确损伤的具体机制,特别是在自主呼吸等效方面要有效优化,确保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得到相对应的调整和优化,进行更切实有效的分析,明确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的具体根源。例如患者有可能出现麻药物麻醉或者中毒,脑炎脑外伤等相关情况而导致或者出现通气不足或者呼吸骤停等系统情况再建立呼吸通道的过程中,要确保呼吸机的气道保持在通畅的状态,同时也要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使通气量得以增加,减少呼吸耗氧等相关情况,对于内环境紊乱以及功能失调等各类情况都要高度关注,要做好应对和处理。

对于气管插管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类并发症要切实做好防控,在气管插管之前,要注重做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工作使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相对应的治疗操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和分析,严格动态检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各类情况,对于各类生命体征要进行严格观察,同时要检查患者的张口程度以及颈部活动度等内容选择更切实可行的插管型号,对于插管的深度以及静脉通道畅通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深入分析。

与此同时也要有效做和做好插管配合,如果患者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清醒,要对于插管的具体注意事项进行有效告知,确保其保持在放松稳定的状态,同时也要配合各类操作要结合患者的体位,采取仰卧位的状态,在血氧饱和度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情况下,要进行面罩匹配通过无创呼吸器进行给氧支持。对患者的口咽部位的分泌物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不然的话,极有可能导致呼吸机不够畅通,甚至可能出现呼吸阻塞等相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更有效明确,具体治疗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隔离数项事项和防控要点,然后在患者系统配合的基础之上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培养成效,这对于气管插管率的有效减少和防控有着关键作用。

4结论

从上面的探究之中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无创呼吸机给氧方式,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使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给氧服务和治疗支持,因此这种治疗模式有更加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安海燕.成人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不同给氧方式对气管插管率的影响[J].2019,7(10):32-33.

[2]傅壮.分析ICU呼吸衰竭患者行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临床效果[J].2019,8(29):48-49.

[3]孙广晓,陈勉,洗丽娜,等.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 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海南医学,2019,28(5):851-853.

[4]田悦明,邹敏,张琪琪.ICU 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5(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