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可行性分析

/ 2

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可行性分析

赵祺1 ,吕培华2

1: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445000

2: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荆门448000

“十人九胃”,可谓是家喻户晓。这虽然并不是出于具体的数据统计,但足以说明胃部疾病的普遍性。前文提到,通过查阅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发现,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极高,且其相关临床症状反复性发作,病程迁延。而正是由于如此之高的发病率,加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甚至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亦使得人们对其重视不足,久而久之,迁延不治,能够影响机体消化系统内部的自主性整体性健康质量水准,乃至综合性生存质量状况亦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鉴于上述临床背景,高发病率加上低重视率,应当引起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重视并付诸行动。因此选取该病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实际意义。

脾胃运化、转运、输布饮食物,方得以奉养周身,为人体的日常消耗提供必须的热量和能量。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而脾胃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容易为之所扰。正如内经有云,“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若寒温适宜、食饮和调、起居有度,则脾胃和调,纳运相成;若长期食饮生冷,饥饱无度,过食坚硬粗糙等,久而久之,纳运不及,势必损脾伤胃,则生胃痛、胀满等。饮食物难以化生精气输布营养周身,最终导致五脏六腑皆虚。故脾胃病大多以虚为多,以虚为本。居民们往往通过空调制冷、食饮生冷、涉水冲凉等方式贪凉降温,日积月累内伤于寒,伤及脾胃。因此,在病和证皆具有广泛性的情况下,着眼于证型和体质角度治病求本,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方法颇具有社会公共卫生效益。

穴位贴敷疗法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痛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掲出”。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写道“治疟疾,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明代·朱棣《普济方》中记载“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诞(涎)和如泥,罨涌泉穴”,提出鼻渊的治疗之法,为后世受用。清·张璐《张氏医通》曰“冷哮,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历代医家的研究下穴位贴敷疗法也逐渐完善其体系,一直沿用至今。穴位贴敷治疗一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临床,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将药物加工后贴敷在相应腧穴之上,借助药物对穴位经络的刺激作用改善患者症状,以求治愈疾病,是一种具有祖国医学特色的无创无痛外治法。由于此疗法操作简单,多因症施治,临床疗效显著,故被临床广泛使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两大重要理论基础上,通过皮部、腧穴和经络三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作为一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相联系,共同协调完成机体的统一活动,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不论在结构上、功能上、亦或是病理上都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本疗法便是由整体观念理论的指导,通过直接作用于特定部位处药物吸收和间接刺激穴位而激发产生的经气来起到治疗效果[2]。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正如《灵枢·海论篇》中论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在其间起到独特的作用。皮部作为穴位贴敷疗法的感受器,发挥着首要作用,皮部是经络系统的最外层,其作用是双向的,既可向外反应集体的变化,又可以向内传递自外部获得的变化等。研究显示,外用药物进入体内的通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经角质层和经细胞间隙两条途径。促透剂通过改变体表脂质的排列结构而増大细胞间的透过能力,使药物透过角质层发挥疗效[3]

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沟通交汇于表的位置,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药物贴敷与此对于脏腑经络之气具有较为理想的改善、调整作用。同时腧穴也是外邪易侵袭之处,当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时,可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腧穴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功能。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贯穿上下,药物于穴位贴敷后,先与皮部接触,在经气汇聚的腧穴将药物吸收,并向内传达,通过经络通道送达到脏腑,此便为穴位贴敷疗法起效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离不开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两大理论支持。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各种不良习惯的出现,胃脘痛的发病率在近几年来逐年上升,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过临床长期实践发现,在胃脘痛的多种临床证型中,以脾胃虚寒型为其首要证型,临床患者约占75%以上,并多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4]。近几年,随着经皮给药技术的发展,穴位贴敷以其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无胃肠道刺激、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5],近2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6]。本文将系统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研究进展,为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提供参考借鉴及理论依据。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医药传统的外治疗法,是针灸经络和药物配伍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因其历史悠久,疗效卓越,不良反应少,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可以影响贴敷疗效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组成药物和穴位的配伍选择,贴敷是发挥药物的药性和穴位的穴性双重作用,其他如贴敷时间、疗程、辅料等都需要注意

[7]。穴位贴敷通过对机体的局部刺激以及药物吸收、腧穴作用及经络传导、透皮吸收等三方面作用于人体,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又遵循经络理论。腧穴可对药物具有外敏性、放大性、储存性以及整体调节作用,配通络药可加强经皮渗透效果

贴敷与中药口服疗法相比,减少了药物体内代谢中的损耗,及对肝肾产生的毒副作用,直接作用于穴位或痛点,使得效力更加集中,对机体损害较轻。近年来临床报道上,贴敷作为常用外治手法,作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疼痛类等疾病均具有较佳疗效。在临床上,常常有患者不能耐受针刺之疼痛和汤药之味苦,穴位贴敷既能发挥穴位和药力双重作用,又能避免了这些缺点。内服药物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突出,穴位贴敷疗法与口服药物相比,不经由消化道,因此不受消化酶、胃液等导致胃肠灭活效应诸因子的影响,又省略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增强临床疗效。穴位贴敷简便无创,安全易行,患者依从性良好,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1]赵顺理.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研究[J]. 双足与保健, 2018,27(14): 175-176.

[2]张艳宏.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 甘肃中医, 2007(02): 1-3.

[3]马庆晏, 秦洁. 皮肤的生理特点与透皮吸收[J]. 生物学通报, 1997(10): 24-26.

[4]岳红梅, 曾自珍.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38(09): 199-201.

[5]武晏屹, 许二平, 左艇, 等. 中药临床外用技术规范研制的思考[J]. 中医杂志, 2020,61(03): 193-196.

[6]王红霞, 周正华. 穴位贴敷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8,37(08): 111-114.

[7]蒋海琳, 李铁, 王富春. 王富春针灸学术思想述要[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34(07): 3047-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