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

戴红梅,李守茜

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呼吸科     邮编232079

摘要 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 疫情期间门诊输液室通过启动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保证环境卫生、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并保护患者及家属安全,避免新冠肺炎的发生。结果 防护对策落实后,护理人员各维度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本次研究期间,我院门诊注射室共接收患者3127例,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因疫情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安全,遏制新冠肺炎的发生及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门诊输液室;防护措施;传染源;消毒隔离;负性情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非典后最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自2019年12月起蔓延至今,目前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超过358万,我国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开展防控工作[1]。该疾病作为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及接触传播,并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2]。门诊输液室作为院内传染病重点防控科室,具有患者病情复杂,人流量大、护理工作任务重等特点,因此,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避免发生院内感染、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染群3个环节,我科室以新冠肺炎发病及传播特点为基础,结合门诊输液室实际工作情况,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现将具体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共有8名护理人员,其中女性7名,男性1名,年龄21-39岁,平均(28.71±3.25)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1-15年,平均(5.53±1.51)年,受教育程度:中专2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1名,职称:护士3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1名。

1.2护理管理措施

1.2.1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

1.2.1.1组建门诊输液室新冠肺炎防控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1)组长,由门诊注射室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统筹护理工作,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相关培训,并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2)组员,为门诊输液室全体护理人员,包括感控护士、责任护士,负责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检查、遵医嘱用药、开展门诊注射室内消毒工作等;(3)指导人员,邀请护理部成员及呼吸内科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担任小组指导员,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小组成员职责的制定,指导相关措施的落实,并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2制定门诊输液室新冠肺炎防控制度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规定及要求为基础,在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结合门诊注射室实际护理情况及原有制度、护理流程,制定相关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门诊输液室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制度、流行病学调查制度、输液室就诊承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个人防护制度、防护用品使用登记制度及疑似病例预案等。

1.2.1.3开展培训工作

    邀请院内感染控制科、呼吸内科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由于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培训方式以视频会议、微信群及自学等方式为主,避免人群聚集。培训内容包括新冠肺炎诊断标准、防护方案、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方案、手卫生及消毒制度、个人防护用具的穿脱、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等。培训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分数≥90分即为合格,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开展再次培训,并在培训合格后才可开展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

1.2.2新冠肺炎防控方法

1.2.2.1控制传染源

    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源主要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确诊患者因在出现相应症状后,已送至发热门诊就医,因此,门诊注射室主要防控对象为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措施包括:(1)在疫情期间,抽调1名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门诊楼前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并帮助患者及家属完成入院前准备工作,包括使用手机扫描健康码、使用测温枪测量患者及家属手腕处体温、向患者及家属方法入院告知书、指导患者及家属签署就诊承诺书,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流行病调查,其中,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①是否伴有发热或咳嗽等症状;②近14d内是否有过武汉或黑龙江旅行史;③近14d内是否存在外出史,外出地址、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等;④近期是否接触过确诊患者或来自黑龙江、湖北等地区人员;⑤如为外地人员,是否已过隔离期。在开展流行性学调查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调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确保信息填写准确;(2)查看就诊历史信息,在读取患者健康信息时,应认真查看系统中历史医嘱,对以往曾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应立即通知防控小组组长及指导员,并对患者病情动态进行观察;(3)输液室管理,输液室实施分区管理,保证输液患者间距≥1m,各患者原则上只允许1名固定家属陪伴,且患者及家属在输液期间,除上厕所外不得随意走动或更换座位,患者如有就诊或护理需求,可举手示意,由护理人员至患者处开展相关干预措施

[7]。另外,对存在外出旅行史、外地人员接触史或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由专家对其进行排查及筛选,对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将其带领至靠近窗户且通风良好的角落中,以免影响其他患者就诊。

1.2.2.2切断传播途径

    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为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而门诊注射室作为相对封闭的环境,患者长时间暴露在该环境下,使感染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因此,应对门诊输液室采取相应消毒管理措施。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于56℃下,30min即可达到灭活效果[8],且对75%乙醇、乙醚及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物质较为敏感,因此,可通过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具体措施包括:(1)输液室环境的消毒工作,①对输液室地面、墙角进行湿式清扫,保证台面、柜内及输液隔断清洁、无灰尘,对椅面、门扶手床头柜、床扶手及地面使用有效率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频率为2次/d;②被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地面,应及时采用吸附材料清除污染物,之后使用有效率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③使用一次性床单,并在患者治疗后及时更换,以保证床单的干净及整洁;(2)治疗器械及办公用品的消毒工作,使用75%酒精对电话、鼠标、键盘等物品进行消毒,2次/d,对心电监护仪或血压计等常用诊疗设备,在使用后,应立即使用75%的酒精对直接接触患者部位开展消毒工作,严格执行“一患一消毒”制度;(3)门诊输液室空气消毒,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门诊输液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2h/次,4次/d,时间分别为7时-9时、11时-13时、16时-18时、23时至次日1时,同时根据门诊输液室患者数量,适当增加空气消毒时间及频率;(4)消毒设备的消毒,对物表消毒后,及时将抹布及拖布等消毒工具浸泡在有效率浓度为1000mg/L的消毒水中,持续30min,之后使用清水洗净消毒水,晾干后备用。

1.2.2.3保护易感人群

    门诊输液室内易感人群包括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因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护理人员防护措施,包括:①对护理人员开展严密筛查,按时上报并登记护理人员形成、对疫情期间前往湖北或黑龙江等重点区域的护理人员,要求其暂缓上班,实施严格居家观察14d后进可返岗开展护理工作,并要求护理人员避免在疫情期间因工作及生活需要以外的出行,以降低暴露风险。科室内实施“日报告”制度,即护理人员在上班前,于家中自行测量体温,确定体温正常后方可到岗,并在进入医院前接受体温测量,每日下班前再次测量体温,确定体温正常后方可回到家中,并对在测量体温后,将体温实时上报至微信群中;②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包括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帽子、护目镜、乳胶手套及隔离衣,穿戴完整后,由同班次护理人员进行相互检查,合格后开始从事护理工作;③强化手卫生,按照手部消毒要求,在以下情况下应使用含酒精手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消毒,即取适量消毒剂,双手互搓至消毒剂完全蒸发,或使用流动水及清洁剂对手术进行消毒,各时段包括穿戴及防护用品前、离开输液室时、饮食或饮食前、便前、便后及回家后;(2)对患者及家属防护措施,包括:①加强巡查,由专职护理人员在患者输液时开展巡查工作,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通过输液室内大屏幕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并在阅读角中放置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手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在输液过程中不得擅自摘下口罩,不得大声喧哗及进食,吐痰时应使用卫生纸将痰液包好,并及时扔入密闭垃圾桶内;②加强心理干预,由于多数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因担心自身疾病及疫情发展等原因,常伴有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及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对该类患者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护理,告知患者通过强化自身防护,增强自身抵抗力,能够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发生及发展,同时可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纠正患者生活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指导患者通过开展身体锻炼[13],增强自身免疫力,并通过勤通风、勤洗手、少走动等方式降低新冠肺炎的患病几率。

2.结果

2.1护理人员防护对策落实前后负性情绪

防护对策落实后,护理人员各维度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1.护理人员防护对策落实前后负性情绪[)分]

组别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敏感

抑郁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实施前

2.23±0.25

2.55±0.28

1.74±0.23

2.53±0.39

2.32±0.24

1.86±0.24

1.86±0.21

1.81±0.33

1.71±0.32

实施后

1.49±0.18

1.98±0.27

1.29±0.31

1.54±0.28

1.59±0.21

1.46±0.23

1.41±0.20

1.24±0.22

1.23±0.19

t

6.309

5.338

7.092

7.192

8.550

6.193

7.233

9.162

10.005

P

0.013

0.034

0.009

0.027

0.000

0.015

0.007

0.000

0.000

2.2门诊输液室内感染情况

    本次研究期间,我院门诊注射室共接收患者3127例,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均未发生院内感染。

3.讨论

由于新冠肺炎传播方式以飞沫及密切接触性传播为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导致防控难度较大,且可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护理质量,加之部分护理人员对穿脱防护服及各项消毒措施的开展认知能力较差,导致其自我防护工作难以达到预计标准,进而加重了护理人员负性情绪。本次研究中,通过组间疫情防控小组,保证了相关制度的落实,同时邀请护理部、院内感染控制科及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使护理人员对疫情的认知水平及个人防护意识显著提高,进而能够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实施,在提高自我防护的同时,能够更理想的开展护理工作,并保证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安全。同时,在本次疫情状态下,控制传染源是最重要的防控手段,本次研究中,一方面通过确保护理人员的健康,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体温检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能够有效筛查出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进而通过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降低高危患者与其他患者的接触几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在疫情期间,通过严格控制门诊输液室患者及家属数量,保证患者间距,并要求患者及家属在输液期间全程佩戴口罩,能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进而避免疾病在院内传播。而在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个人防护措施,提高其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采取自傲我保护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综上所述,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因疫情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安全,遏制新冠肺炎的发生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杜思昊,岳霞,等.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回顾与展望[J].法医学杂志,2020,36(1):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S].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