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7
/ 2

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措施研究

 ,欧阳创如

福建省漳平市双洋中学 3644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人才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要学好文化课程,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落实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在日常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举措,以提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着重探究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对初中阶段教育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初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偏低,导致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心态不端正,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起情境式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历史体验活动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建立起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从而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人。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课堂上学生的主体难以彰显

在传统的历史课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教育标准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是当今最受推崇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还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们根据自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进行教学和解释。在教师眼中,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但也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展。

(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众所周知,以往的历史课的目标始终是应对考试。教师经常参考考试内容来讲解教材。为了学生能够应对答题,在该部分内容的讲解中投入大量时间,学生不能深入感受历史知识的内涵。初中历史教学无法以应对考试为基础进行改革,因为学生无法从中学习到历史的真正意义。此外,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无法独立思考,他们过度依赖教师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分析内容信息时,学习习惯仿造老师对事物的看法。此外,教师经常简单的解释其他历史知识,这使学生难以理解历史事件中包含的主要含义。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不仅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中考压力的背景下,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信息,不更换教学模式老师就很难教好历史课,完成新课程的要求。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只关注他们的学科成绩是否优秀,而忽略了学习历史的收获,降低了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几乎完全套用问题教学法。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被消磨殆尽,学到的知识也都存在于表面,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措施研究

(一)“家国”教育,渗透精神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记忆,依赖于“历史”这面镜子。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发展的艰难道路和祖国的命运历程,由衷地钦佩祖国今天的辉煌成就,并培养和树立坚定的家国情怀信念。初中历史教材包含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承担着向初中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学科教学功能。教师要重视初中历史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家国情怀精神。比如,在古代历史中,中华民族劳动者的智慧一目了然,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人反抗奴役、保卫国家的事件比比皆是。[2]在历史教科书中,为了有效地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应从历史教科书中寻找渗透点和切入点,深化教材内容。并将其分类、有效利用,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渗透、融合家国情怀教育到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爱国情感,实现家国情怀教育。比如,在讲授隋唐文化的时候,教师应该建议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对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概括和归纳。通过对此成果的探讨,使学生在交互式的交流中能集中精力学习这些优秀的成果,从而全面认识我国悠久厚重的历史文明。受历史故事的启发,学生们可以有意识地比较过去和现在,总结经验,真正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历史课的教学离不开教材,但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历史教材中的学科资源要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事件和人物,是家国情怀教育的资源。利用这些优秀的历史资料,教师不仅能给学生讲解历史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家国情怀。比如,老师在讲“殖民扩张”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讲解殖民地人民的英勇抗争形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了解伟大的家国情怀,并学习历史长河中的各位英雄的爱国精神,形成热爱、敬仰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感。

(二)以问题为核心,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学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反思和回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获得正确的回答,就要结合所处的时代,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索、思考和比较。首先,一般的历史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整理、表达,或者与同学、老师分享、交流,如“洋务运动”这一课,老师们可以把各大研究者对这场运动的观点加以说明,从而指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探讨。这时老师就可以把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并提供有关材料,通过互联网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觉得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近代化进程,有些学生则觉得洋务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不但在于经济上,而且思想文化也是推动我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其次,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初中历史课上,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我们要重视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和处理问题。但问题的产生其实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假设没有提问,那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问题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表述历史的能力。

(三)情境互动式教学

历史科目考试形式特殊,有些学生认为因为实行开卷考试,没有必要背诵记忆,在繁重的作业压力下就会放弃历史学习。所以,历史课堂要摆脱固定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沉浸在历史学习环境中。师生情境互动,把历史事件通过角色扮演展现出来。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会深入了解人物特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加深人物心理活动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可以将国共合作的几次演变编成故事让学生扮演主要人物。教师给学生提供扮演背景和主稿,让学生自己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有些学生通过电视剧或电影会对国民党反动派产生抵触心理,在演绎时很容易带有负面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尊重科学发展,切记带入个人感情,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揣摩,重新定义,让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

(四)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

分层教学法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对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教学的一种方法,使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更契合学生的实际,由此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彻底改变对历史教学的认知,让学生爱上历史这门课程。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时,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只让他们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夯实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对于处在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为他们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题型,提升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题型,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做完老师布置的这些题型以后,教师应当及时做出合理的评估,对于学习进步的学生,可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或者物质鼓励,对于学习平平甚至退步的学生,教师也同样要给予一定的言语鼓励,鼓励他们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再接再厉。

(五)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故事进行教学导入,让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产生兴趣,这是历史教学的优势。许多知识来自故事本身,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局等。历史故事中蕴含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这也是最常见的历史教学方法。其次,使用情境演绎来吸引学生。在初中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需要用场景的演绎来解读,让学生在故事的时空里找到历史的真实,例如:在教学《孔子》时,历史教师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对话中思考历史背景,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历史时空观,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第三,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支持知识的立体呈现。如今,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正在增加。除了丰富教学方式外,它还以多种形式传递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例如,在历史教学中,视频经常被用来展示历史事件。将文字转换成视频显然对学生来说更有趣,视频对知识的表现更直观。还有历史文物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的故事,帮助学生创造真实的唯物历史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思想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制定教育策略,整合书本知识,并借助各种教学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为学生打开世界历史的大门,让他们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茅正芳.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8):63-64.

[2]胡新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和深度教学策略.读好书,2020(32):51-52.

[3]者莉莉.试述培育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实践[J].新课程,202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