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7
/ 3

不同性别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

闫志远1,2,李雪梅1

1.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潍坊 山东,261000

2.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潍坊 山东,26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差异,以及在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患者中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研究发现,共有169例患者纳入分析。超过70%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属于正常水平,患者倾向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而不是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平均男性患者含量高于女性患者,两者差异显著。【结论】利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诊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可靠性高于比女性患者,作为早期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血清学指标。

关键词: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早期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和病因不明(UE)[1],其中LAA患者的脑血管狭窄以及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不稳定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相关研究指出,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硬化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会出现异常水平[2]。不同性别的LAA患者其血清HCY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尚无较多研究,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69例脑梗死患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析不同性别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差异,以及在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患者中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69例脑梗死患者,年龄50-89岁。观察组纳入标准如下:1)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6);2)影像学检查如颅部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MRI)等显示有脑梗死变化,同时,外周动脉硬化检测、动脉彩超、动脉CT、血管造影等显示有大动脉粥样硬化症状;3)无颅内出血,3天内就诊;4)所有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观察组排除标准如下:1)有颅内出血;2)有颅内损伤;3)近期颅内、椎管内做过手术;4)有颅内肿瘤;5)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6)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史。

1.2 病史收集

所有纳入标准的检测者入院后由专业医师对其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一般检查(如血压等)、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等情况进行如实调查,并与检测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采集标本

纳入标准的患者禁食12 h以上,空腹采集静脉血> 3 mL,室温静置直至血清分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法)试剂盒检测血清中HCY的水平,仪器为东芝 TBAFX-8(日本)。

1.3 判定标准

主要指标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的水平。诊断标准表明,正常人血清中的HCY数值为5-15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利用Excel (2019版)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并分析,利用Prism (5.0版)软件绘制相关图片,利用SPSS (23.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按照本文涉及的纳入标准,共有169例急性期LAA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70例。99例男性患者中,50-59岁23名,60-69岁33名,70-79岁35名,80-89岁8名,平均年龄67.76岁;70例女性患者中,50-59岁9名,60-69岁23名,70-79岁22名,80-89岁16名,平均年龄70.63岁。

2.2 不同性别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水平的统计

利用ELISA试验检测结果表明,99例男性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含量范围为4.4-53.1 μmol/L,按照正常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数值为5~15 μmol/L范围统计,共有74例患者属于正常范围,占74.5%;1例患者低于5 μmol/L,占1.0%;24例患者高于15 μmol/L,占24.2%。

70例女性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含量范围为5.6-24.3 μmol/L,参照正常标准,共有59例患者属于正常范围,占84.3%;无患者低于5 μmol/L;11例患者高于15 μmol/L,占15.7%(图1)。

图1 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含量分布图

2.3 不同性别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水平的差异

按照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男性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含量为14.18±8.08,女性患者为11.54±3.92;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发现,两者P值为0.004,差异显著(表1)。

表1不同性别急性期LAA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平均值

方差

男性

99

14.18

8.08

女性

70

11.54

3.92

t

8.542

p

0.004

讨论

HCY是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作用下生成腺苷甲硫氨酸,经甲基转移酶作用生成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再水解为HCY和腺苷。HCY在人体内通过再甲基化途径、转硫途径等代谢,同时,HCY通过甲基化作用参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代谢。目前的研究表明,高于15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3],随着年龄增,在大于60岁的老年男性中HHCY患病率达46.23%[4]。本文的研究也发现,急性期LAA患者中男性血清中HCY含量要高于女性患者。HCY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心血管疾病[5]、恶性肿瘤[6]等。

研究人员自从1969 年首次发现血浆中HHCY导致儿童先天性动脉粥样硬化以来,血清中HCY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备受关注[7]。大量病例对照研究表明,HHCY是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8]。HCY主要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增加卒中风险,有实验证实HCY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有关[9]。有研究表明,HCY通过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痉挛等机制,降低了动脉血管弹性,加速粥样硬化进程[10]。本研究尚未纳入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HCY含量,仅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HCY含量水平,研究发现,发现超过70%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属于正常水平,但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169例急性期LAA患者,发现超过70%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属于正常水平,患者倾向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而不是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平均男性患者含量高于女性患者,两者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诊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可靠性高于比女性患者,作为早期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血清学指标。

利益冲突

本文所有作者声明均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

[2]SHENOY V, MEHENDALE V, PRABHU K, et al. Correlation of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Indian J Clin Biochem, 2014, 29(3): 339-44.

[3]段淑娟, 居春阳.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中的价值 [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9): 4.

[4]XU R, HUANG F, WANG Y, et al. Gender- an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China [J]. Sci Rep, 2020, 10(1): 17401.

[5]SUN P, WANG Q, ZHANG 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omocysteine level and blood pressure traits among Tibetan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 [J]. Medicine (Baltimore), 2019, 98(27): e16085.

[6]XU J, ZHAO X, SUN S, et al. Homocysteine and Digestive Tract Cancer Risk: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J]. J Oncol, 2018, 2018(3720684.

[7]王莉, 沈娟, 陈从新, et al.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亚型脑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9): 4.

[8]PANG H, HAN B, FU Q,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omocysteine and conventional predisposing factors on risk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J]. Sci Rep, 2018, 8(1): 3900.

[9]SHANG J, WANG W, FENG J, et al. Carotid Plaque Stiffness Measured with Supersonic Shear Imaging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J]. Korean J Radiol, 2018, 19(1): 15-22.

[10]KERNAN W N, OVBIAGELE B, BLACK H R,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J]. Stroke, 2014, 45(7): 216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