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对ICU监护时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1
/ 2

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对ICU监护时间的影响

梁玉梅

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时段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择取本院在该时段内收治的92例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为主体,通过抽签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案为优质护理措施,分析组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较低,ICU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应用效果理想。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效果;ICU监护时间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与心脏搭桥手术均为临床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方式,对改善机体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生活、饮食、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心脏疾病的发生率较为常见,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与心脏搭桥手术应用率明显升高[1]。此类患者术前心脏功能较差,加之心脏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危险系数较高,为促进手术安全、顺利实施,临床需配合采取高质量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为临床重要且应用广泛的护理措施,可予以患者系统性、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研究选择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诊疗的92例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为主体,旨在评价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行治疗的92例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46例。观察组年龄是57~79岁,均值(68.53±5.85)岁;BMI为20-27kg/m2,平均(23.49±1.42)kg/m2;男女患者比例为25/21;病程为1-8年,平均(4.59±0.62)年。对照组年龄是56~80岁,均值(68.52±5.36)岁;BMI为22-26kg/m2,平均(23.58±1.49)kg/m2;男女患者比例为24/22;病程为1-8年,平均(4.59±0.63)年。采取SPSS23.0对比基线特征,差异无价值(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并制定诊疗方案,告知患者检查内容、手术注意事项等,术中高度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强化病情观察,术后待病情稳定后予以出院指导。

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主要内容为:入院后快速完善检查,对机体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实施评估,根据实际结果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讲解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手术时间、治疗优势、注意事项等,可为其展示成功治疗病例,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以诱导法鼓励患者讲述内心焦虑、恐惧、担忧情绪,对症进行疏导,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状态。术前1-2周指导掌握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促进术后肺部感染率降低。术中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进入手术室前20-30min,对温度均进行调节,同时在手术床上放置保温垫,术中注意遮盖患者未手术部位,加强鼻温的监测,保证机体温度处于正常范围。术前准备血小板抑制剂、抗凝剂等,同时做好输血准备,若术中发生出血量大、渗血等情况,快速按照医嘱止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无菌布覆盖暂时不用的器械,对于手术时间超过3h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将患者护送至ICU,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待病情稳定后拔出胃管、尿管后,逐渐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病情恢复。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情况。统计全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涉及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血栓栓塞。(2)护理指标。统计各组患者ICU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通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说明存在差异。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分析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并发症情况分析表[n/(%)]

组别

心律失常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血栓栓塞

发生率

观察组(n=46)

1

0

0

1(2.17)

对照组(n=46)

3

2

1

6(13.04)

--

--

--

3.865

P

--

--

--

0.049

2.2护理指标分析

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

表2:护理指标分析表(±s)

组别

ICU监护时间(h)

呼吸机使用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n=46)

4.48±0.72

1.29±0.45

15.38±4.28

对照组(n=46)

6.17±0.68

1.48±0.41

20.71±4.62

t

11.573

2.116

5.740

P

0.000

0.037

0.000

3讨论

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均可通过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进行治疗,可促进心功能改善,但是由于心脏部位解剖结构的复杂,对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确度要求较高,机体手术风险较高,极易发生出血、低体温、感染等并发症,故施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价值[3]。优质护理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保证完善的术前护理干预,同时还可评估机体生理、心理状态,有效优化了护理方案。此外,优质护理服务还可予以患者精神、生理、心理等多个层面的服务,有效降低了手术危险系数,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机体恢复较快[4]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应用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刘桂香,侯水莲.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与心脏搭桥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1):213-214.

[2]程灵娜.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248-249.

[3]宗卫华,周利荣,文带群等.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29-230.

[4]李仁琴,杨婷,程晔.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