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教学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3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教学融合

廖永魁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道顺小学  甘肃兰州  730317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行业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方便,而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解决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于是,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地研究,如何把自己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随着小学数学的发展,应该认识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使其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信息化2.0,使课堂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方法,保证了良好的数学课堂效果。根据国家教育有关部门开展的“双减”工作,所以,当前教师应该巧妙采用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教学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双减”下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双减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2.0实现教育的多样化,既可以使数学教学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思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有效,教学策略的执行更为理想化。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步加深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探究的同时,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共同合作,共同探究,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1]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课堂的创新、多元化,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通过信息化技术2.0,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在把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在开展有效的教学协作与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具现代性。教师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人物,应该对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使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教师是教学的理性指导和批判者,它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理论进行自我总结,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2.0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教学新局面。[2]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存在着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运用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其教学成效更是显著。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收集大量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性、新颖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研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传播媒介多样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来建构多元的教室,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效能。

3.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通过信息技术,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交互,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共享学习经验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均衡、整体发展。[3]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教学融合策略

1、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强的要求,特别是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在教室里,就更别提通过情景分析了。因为无法直观、有效地展示和分析抽象情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在这个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把这些复杂的问题转换成一个直观、生动的情景,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对教师、学生、多媒体的交互作用,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教师利用媒介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再把这些知识形象化,并把这些问题简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智能”的小学数学教室。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先找到教材中所暗含的“空间知识”,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数学课堂进行设计,把相关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在教室里教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数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营造出一种符合空间思维的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智能教室。

[4]

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能找到它们的特征和相似性。然而,仅凭教科书中的词汇观念还不足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此时,小学数学老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播放动态视频等方式。将不同的三角形呈现给学生,通过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了解,将其归类,并解释其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本质的探索,从而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2、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系统,使他们充分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小学数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学生的将来的学习却有很大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数学的重点、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听觉、视觉等角度来感受数学的内容,使他们能够更快、更深入、更扎实地理解数学中的关键与难点。[5]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要让同学们指出能触手可及的生活中常见的四个立方体,学生们各有不同意见,有人说,他们的橡皮擦是一个矩形的,两边都是正方形,四边都是长方形,这样就能看出,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有人说他在玩一个四四方方的魔方,而且每一个平面都是一个正方形。在平时,长方体和立方体到处都是,我们可以用一把尺子来测量这些立方体,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它们是长方形的还是正方形的。当然,老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点线闪烁,让立方体“活跃起来”,通过一道道棱线,一步一步地将立方体拼成一个整体。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立方体的形状和特性,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用手来绘制立方体。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等的名字有更清晰的了解。也可以去掉实体模型,抽象出平面,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转化为抽象的思考。通过移动、拼接等一系列的动作,再加上声音,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轻松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纪小,喜欢玩乐,在学习中,他们只是积极地学习自己喜欢的或者成绩比较好的科目,对某一科目的学习,往往是没有太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老师在课堂内外都要与学生保持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但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很少,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信心,从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老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积极地向他们提问,通过有效的沟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学习中,如果仅仅将这种观念视为一个整体,学生很难理解所谓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究竟是怎样的。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对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接下来,教师在数学课堂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带有“梯形”、“平行四边形”的东西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观察、触摸的时候,就会从心中准确地分辨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将它们与实物相结合,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一种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一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好奇心是每个学生的本性,对于未知和未知的东西,总是会产生一种好奇心,要想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现在大多数的教学方法,都是严格按照课程表来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创造出适合于教学的场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几何绘板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它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简便、动态,可以从抽象到直观,从直观到抽象。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基本了解图形的作用后,进行数学实验。通过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困难问题。以《观察物体》为实例,进行了几个关于图形的试验研究。通过网络课堂和校园网的运行平台,把具体的数学问题与“几何画板”的有趣的数学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心理特点。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几何画板”来“做”,来完成有意义的构建,极大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趣的教学资源,让他们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解决了以前很难解决的难题,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实施教学改革、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时,应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信息技术因素,使其与生活紧密相连,并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2.0的深度融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利用信息化技术,把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志英.小学数学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2.0的深度融合探究[J]. 时代教育:下旬. 2020(8):2.

[2]曹越洋.“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调整[J]. 新教育(海南).2022(11):3.

[3]张霞.“信息化2.0” 时代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探索[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2):3.

[4]胡从功. 教育信息化2.0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 真情.2020(012):P.1-1.

[5]王沛.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