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职生的“灰色心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2

浅析当代中职生的“灰色心里”

陆艳飞

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弱的状况。文章针对当前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

键词:存在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剖析;解决途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严重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生存状况,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近年来,我国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我对所在的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

(一)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二)情感心理问题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情感问题主要为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三)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四)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那么职校生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的种种问题呢?笔者座谈了一些学生,走访了一些家庭,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能够变成这样,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都一定程度的负有责任。

第一:来自社会的因素: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鄙薄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严重存在;社会上不少企业亏损面大,人才需求受到限制,用人上片面追求高学历政策的误导;地方上用人方面的土政策的作用;用人单位的盲目攀比;高校招生范围和规模的扩大等原因,致使一些免疫力不强、价值观模糊的学生信念动摇,思想疲软,学习懒散、纪律松懈、

第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

第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有些教师育人思想淡薄,只教书而不育人,上课应付,对差生缺乏耐心,流露出“厌教”的消极情绪,甚至上课发牢骚,迎合并加重了那些对学校有意见或者“厌学”学生的不良心理。

第四: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一遇到挫折便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是失败者;一次失恋,便认为从此不会有幸福了;一遇到不幸便认为自己“前途渺茫”,一切都完了等等。

针对职校生的众多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多学科理论的综合为依据的,与德育工作有所不同。但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结合职业教育性质和特点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有“自我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比如,让学生一进本校门可以看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欲要成才、必先成人”,“务实创新”,“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大环境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暗流,以确保健康心理向正确方向发展。

(二)协调师生关系

“欲予学生健康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容易急躁、焦虑、情绪不稳定,缺乏爱心,使师生关系紧张压抑。为此,要克服绝对的师道尊严,尊重学生,尽量采取和风细雨、循序渐进的方式,充分发扬民主,绝不能采取挖苦讽刺的语言或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学生产生疏远、畏惧乃至逆反心理。

(三)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技能

(1)回避法: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最先采用的方法就是回避,躲开那些烦心事,也就是,“耳不听,心不烦”。例如,同学之间闹矛盾时,如果两人争吵下去,很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并伤害到同学情感,埋下心理阴影。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避。等过一段时间,双方情绪稳定下来时,再到一起把问题说开,把矛盾解决,同学之间依然和好如初,不会留下心理问题。(2)自慰法:在心理困境中,人们经常使用自我安慰的方法进行自慰。用“阿Q”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遇到困难时,安慰自己,接受现实,摆脱心理困境,比较重要。

(四)加强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也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如:对自以为是者,通过实践让其认识不足而自省;对消极自卑者,培养其自信心和对前景的展望;对玩世不恭者,树立其责任心和爱心;对抑郁寡欢者,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进行挫折教育

心理出现障碍的学生,大多是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挫折,可能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导致对前途茫然,对生活缺少热情,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讲述自身经历等多种方式以引起学生共鸣,使其认识到凡成功者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激发起对学习、求知和对生活的热情,真正理解挫折教育,对于其一生都是大有好处的。

职业教育就是全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就业能力。未来的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职业学校要不断的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晓红.技校学生厌学心理探究及其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3]许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