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阴虚阳亢型甲亢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流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3

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阴虚阳亢型甲亢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流指标的影响

赵秀芹  ,李杰  ,张波

阳谷县中医院   252300

摘要目的:对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的效果作出分析。方法:采用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0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0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使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相关激素、上动脉血流参数四方面。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低于常规组,上动脉血流参数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和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优化患者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加味逍遥散;阴虚阳亢型甲亢;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流指标

甲亢指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甲状腺病变,该疾病病因复杂,引起疾病的因素很多,如碘摄入异常、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但大部分因Grvaes病引起[1]。该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会造成高代谢症状,临床治疗主要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能够缓解甲亢症状,但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西医药物治疗具有一定治疗弊端[2]。中医将该疾病归为瘿病范畴,治疗以疏肝解郁、清热滋阴为主,临床中医药物治疗该疾病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深度探究中医治疗的效果,本文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0例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六味地黄汤和加味逍遥散联合治疗的效果,详细步骤和疗效见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20年1月-2022年12月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诊治的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80例,经随机抽样法分组后,常规组40例,研究组40例。在常规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从20岁至71岁,平均年龄(52.84±10.43)岁;病程5个月-19个月,平均病程(13.47±2.34)个月;甲状腺肿分级:1度、2度、3度,例数分别为10例、20例、10例。研究组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从22岁至72岁,平均年龄(52.65±10.24)岁;病程6个月-20个月,平均病程(13.58±2.42)个月;甲状腺肿分级:1度、2度、3度,例数分别为12例、20例、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项研究的开展已经获取医学伦理相关组织的审批,患者已了解本研究实施过程和目的,签订了同意协议。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甲亢疾病,与《131Ⅰ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3]中的诊断标准具有一致性。②资料没有缺失情况。③近期没有使用抗甲状腺相关药物治疗。④认知能力良好,能够顺利完成数据收集。⑤没有相关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②存在明显手术指征。③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④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⑤过敏体质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使用常规对症疗法,为患者口服甲疏咪唑片,每天一次,每次2.5—20mg,同时让患者食用低碘、高蛋白食物,让患者多休息、适当运动,维持情绪稳定。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和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六味地黄汤药物构成: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剂量分别为15g、15g、10g、10g、10g、10g;加味逍遥散药物构成:当归、白芍、白术、柴胡、郁金、香附、甘草,例数分别为10g、15g、15g、10g、10g、10g、6g。每天1剂,水煎两次合并共计300ml,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上动脉血流参数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治疗有效率包括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方面,总有效率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三者例数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临床控制指的是症状消失,甲状腺肿、突眼症减轻,甲状腺肿分级降低1度以上,实验室指标正常;显效指的是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体重增加到病前水准,甲状腺肿分级降低1度,实验室指标接近正常;有效指的是症状、体征有所缓解,体重有所增加,实验室指标有所降低;无效指上述指标均未达到标准。中医证候积分通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包括主证、次证共八项,主证包括颈前肿大、腰膝酸软、口咽干燥,按照由轻到重进行量化计分,分值0-6分,次证包括目胀多泪、手指震颤、心悸不宁、烦躁易怒、倦怠乏力,按照由轻到重量化计分,分值0-3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包括三碘甲状原氨酸、四碘甲状原氨酸、游离三C碘甲状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四项指标,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进行离心处理后,取血清通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舒张末期最低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四方面,于治疗前后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

1.5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22.0软件开展检验,检验项目以计量(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相关激素、上动脉血流参数)和计数(治疗有效率)两项内容为主,计量数据通过T值进行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展现,计数数据通过X²进行检验,并通过百分比形式表达,若结果显示P值低于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40

7(17.50)

15(37.50)

8(20.00)

10(25.00)

30(75.00)

研究组

40

23(57.50)

10(25.00)

5(12.50)

2(5.00)

38(95.00)

6.274

P

0.012

2.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研究组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2-1、2-2所示。

2-1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颈前肿大

腰膝酸软

口咽干燥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40

4.85±0.15

2.25±0.78

4.76±0.88

2.14±0.62

4.96±0.22

2.46±0.78

研究组

40

4.91±0.87

1.30±0.41

4.72±0.83

1.13±0.32

4.88±0.25

1.43±0.41

t

0.429

6.818

0.209

9.155

1.519

7.392

P

0.668

<0.001

0.834

<0.001

0.132

<0.001

2-1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目胀多泪

手指震颤

心悸不宁

烦躁易怒

倦怠乏力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40

2.47±0.35

1.10±0.18

2.51±0.39

1.03±0.34

2.36±0.36

1.14±0.20

2.58±0.41

1.23±0.38

2.37±0.38

1.16±0.32

研究组

40

2.44±0.49

0.63±0.10

2.53±0.36

0.54±0.13

2.38±0.35

0.56±0.13

2.58±0.37

0.60±0.12

2.35±0.42

0.58±0.11

t

0.315

14.435

0.238

8.513

0.251

14.317

0.000

9.998

0.223

10.840

P

0.753

<0.001

0.812

<0.001

0.801

<0.001

1.000

<0.001

0.823

<0.001

2.3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比较

甲状腺相关激素方面,研究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三碘甲状原氨酸(ng/ml)

四碘甲状原氨酸(ng/ml)

游离三C碘甲状原氨酸(pg/ml)

游离甲状腺素(ng/d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40

4.96±1.38

1.98±0.63

285.44±42.86

142.14±29.57

12.22±2.96

4.42±0.73

7.65±1.75

2.14±0.51

研究组

40

4.82±1.35

1.13±0.20

278.76±46.42

107.30±23.14

12.18±2.88

3.23±0.56

7.58±1.83

1.10±0.26

t

0.458

8.133

0.668

5.868

0.030

8.180

0.174

11.490

P

0.647

<0.001

0.505

<0.001

0.975

<0.001

0.861

<0.001

2.4上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

上动脉血流参数方面,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上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m/s)

舒张末期最低流速(m/s)

阻力指数

搏动指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40

54.23±8.23

45.13±4.73

19.94±3.37

17.23±2.42

0.37±0.05

0.42±0.02

0.62±0.08

0.68±0.22

研究组

40

53.88±7.84

40.02±3.68

20.19±3.32

15.07±2.07

0.36±0.07

0.67±0.21

0.62±0.01

0.98±0.24

t

0.194

5.392

0.334

4.289

0.735

7.495

0.000

5.827

P

0.846

<0.001

0.739

<0.001

0.464

<0.001

1.000

<0.001

3 讨论

甲亢属于高代谢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不同因素所致,是一种代谢性亢进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多汗、心悸、突眼症、甲状腺肿大、多食消瘦等,会导致患者产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神经敏感、焦虑、睡眠障碍、性格急躁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西医治疗以抗甲状腺激素药物为主,具有一定疗效,但会引起不良反应。中医学治疗甲亢具有独到优势,得到临床肯定

[4]。现代医学治疗中,主要通过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以及外科甲状腺手术治疗[5]。碘、手术治疗下,会引起较多并发症,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下,疗程较长,治愈率较低,且会产生不良反应,在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6]

中医学将甲亢归为瘿病范畴,以疏肝解郁、清热滋阴为治疗原则,六味地黄汤、加味逍遥散是中医名方,六味地黄汤中含有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诸药,地黄、山药、山萸肉为君药,地黄具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的效果,山药具有补气益阴、固精止带的作用,山萸肉具有滋阴清热、补肾益精的效果;茯苓、丹皮、泽泻为臣药,分别具有健脾渗湿、清肝泄热、利水消肿的功效[7-8]。加味逍遥散由当归、白芍、白术、柴胡、郁金、香附、甘草诸药构成,当归具有养血荣心的效果,白芍具有敛阴柔肝的作用,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的效果,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郁金、香附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效果,甘草作为使药,能够调和诸药,补虚缓急;诸药合用,能够起到疏肝解郁、清热滋阴的作用[9]。周旭升,杨婧[10]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对症治疗组,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和周旭升,杨婧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药联合治疗下,能够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为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和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动脉血流指标水平,减少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能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冬生.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1):21-22.

[2]孙剑.滋水清肝饮加减辅治甲状腺功能亢进阴虚阳亢型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12):2001-2003.

[3]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131Ⅰ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6):448-459.

[4]刘晓霞,叶建红,王家乐等.丹栀逍遥散在育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05):216-219.

[5]阮东英,郭选贤.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阴虚火旺型甲亢患者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6):17-18+59.

[6]胡秀霞.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3):88-89.

[7]王霜,柳诗全,韩敏等.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07):23-26.

[8]潘赏,李力.吕久省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04):18-21.

[9]董佳妮,张兰.基于“治未病”探讨逍遥散加味颗粒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15(09):119-122+128.

[10]周旭升,杨婧,沈慧等.六味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阴虚阳亢型甲亢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流指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0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