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中职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黄玉鹏

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418000

摘要: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时,为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在具体教学改革创新时,可采取以下相关教学新策略,如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增强师生彼此信任,学生职业优势挖掘;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职业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校企合作形态创新,实践锻炼方式创新,突出工匠精神渗透;专业课程群的打造,打通课程教学藩篱,筑牢学生专业基础;职业技能大赛筹办,以赛促学激发潜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围绕学生赏识点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

中职学校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时,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并不断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垫基石,避免学生出现就业迷茫、职业发展困境,影响到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

一、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新时期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时,为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保证学生能够快速完成社会身份的转变,在工作岗位发挥出自己的才干。为此,在学生教育时,应当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真本领,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各项挑战[1]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策略探究

(一)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增强师生彼此信任,学生职业优势挖掘

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开展时,为有效提升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职业潜能开发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发挥自我的职业优势,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认同感、自豪感。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教师需改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营造和谐友爱的师生公共关系,并不断增强师生彼此之前的信任。因为,在中职学校教学时,由于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而部分教师教学管理的方式过激,进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公共关系不断恶化,甚至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敌视心理,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同时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建构和谐民主的师生公共关系,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不断提升。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性与差异性,在实际教学管理时尊重学生的个性诉求,给予学生相应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使得教师转变教育角色成为学生烦恼倾诉的“大朋友”,在师生交流沟通过程中,不断增强师生彼此的信任,为教师后续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二)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引领学生职业意识,增强学生职业认同

在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引领时,应当突出中职学校核心文化的建设。通过进行职业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科学规划职业发展[2]

(三)校企合作形态创新,实践锻炼方式创新,突出工匠精神渗透

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契合新时代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对校企合作形态进行不断创新,进而推动学生实践锻炼方式方法的创新,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下,锻炼自我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挥出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当突出大国工匠精神的渗透,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态,使得学生能够入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此,在校企合作形态创新时,应当突出职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模式的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的创新、顶岗实习学分考核机制的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不断挖掘校企合作的潜能,盘活企业与学校的优质资源,围绕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需求,对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完成工匠精神的教育启发,使得学生能够在大国工匠精神的熏陶引领下,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

(四)专业课程群的打造,打通课程教学藩篱,筑牢学生专业基础

笔者认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时,为培养创新创造型职业人才,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应当有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若学生的专业知识不牢固,将对学生今后的实训学习、顶岗实习、学习深造、工作开展造成深远影响。鉴于此,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当突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挖掘出专业课程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

为此,学校在专业课程教育体系改革创新时,应当围绕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课程群的打造,有效打通不同专业课程教学藩篱,避免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时出现“孤军奋战”的问题,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出现割裂,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在解决该问题时,学校可推动集体备课教研模式,使得相关专业课程的代课教师,能够围绕学生的专业教育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突出系统化教育、一体化培训、专业化引导,助力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有效筑牢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中职学生的课程综合学习水平,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3]

(五)职业技能大赛筹办,以赛促学激发潜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时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促使学生在复杂环境下激发出自我潜能,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如心理抗压能力、团队交流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问题剖析能力、批判反思能力等。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时,为激发出学生的职业潜能,学校可定期筹办形态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赛,并设定不同的奖励,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紧张的赛程下,学生需要投入到不同的竞赛项目当中与其他学生进行同场竞技。未知的课题、限定的时间、紧张的氛围、胜利的渴望,将成为学生职业潜能激发的重要因子。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头脑风暴,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想法,在学生小组的共同努力,进而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完成竞赛项目的各项任务。笔者认为,通过积极筹办职业技能大赛,进而以赛促学,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深化理解,并形成相应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认知。

(六)围绕学生赏识点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时,教师应当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围绕学生的真实学情对学生开展赏识点评,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得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探究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以中职学校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实路径,旨在说明学校人才培育体系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背景下,为使得中职学校输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解决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应当紧扣职业教育的思想与原则,对学生开展多样化教育引导,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助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寇立美,孙山.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2):16-24.

[2]赵强.中职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讨[J].湖北农机化,2020(03):106.

[3]戴智敏.基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一纵三横”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10-16.

黄玉鹏 (1979.06)男,汉族,吉林扶余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汽车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