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法治意识培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法治意识培育探究

孙静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  4615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法制意识逐步建立与发挥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就必须培育初中生法制意识,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法制观念,从而作为一名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文章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在其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以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下,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法治意识

引言:因为初中学生本身年纪小,对事情有浓厚的兴趣和法律认识能力欠缺,再加上学校和家庭对初中生学习上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初中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甚至出现了一系列“法盲”现象,这一系列行为都是中学生不学法、不懂法所导致。加强对初中生的法治建设,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在中学时期实施法制宣传是实现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项重大措施和必然需求。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以学生素质为基础,并通过法治教学的方式,培养其形成形成道德意识并树立正确人生观。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但要给学生讲解有关知识点,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学法并学会自主反思,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教学“理解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节时,教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有谁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如何依法行使权力”、“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哪些行为是你们必须要遵守的义务”等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讲,除了使学生听课更有目的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权力与义务”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其法治意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法治教育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依据法治与道德的学科素养,并有效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导入法、教学活动法等等,从而增强课堂法治教育效果。案例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例如:在《预防犯罪》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与真实案例,将相关的法律条纹或典型案例讲解、分析的相关视频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件技术将真实发生的案件呈现出来,或者利用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罪”与“罚”进而在脑海中根植法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对自身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等,从而提升中学生对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的认识。教学活动法即: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是增强课堂教育效果和提高学习兴趣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再如举办主题班会、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使学生在法治观念的约束下原理违法行为,进而提升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1]

、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新的事物,比如“早恋”问题、“校园暴力”问题等等。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足够能力去分辨是非好坏,因此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教师和家长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不愿意学习。 但是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讲,要在学科素养的指引下,善于引导初中生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和负面影响。初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初中生法治意识。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还应该多角度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法律常识”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以案说法让学生懂得遵纪守法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将法律知识融入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德育性质的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将法律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意识[2]。例如:在讲授《做守法公民》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案例的形式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初中阶段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教师在讲解当中可以从《宪法》、《青少年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入手,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及其危害。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遵守法律以及守法行为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并以此为基础向初中生进行宣讲、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守法、护法。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自身角色定位转变为一名知识传播者。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了解其原因并解决问题,然后通过有效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为重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当然这其中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充分依托学科素养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型,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高红梅.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新智慧,2021(12):43-44.

[2]姚美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