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长度对分离度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1

色谱柱长度对分离度影响分析

王雪松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7

【摘要】现在色谱柱的柱效比以前的高很多,用短柱就能满足分离度的要求,就没必要用长柱,短柱快速,省溶剂又省时间。色谱柱长度与分离度一般情况成正比,色谱柱越长,组分之间分辩效果越好,但色谱柱越长压降越大,而输入的压力是有限的。色谱柱过长会增大进出口压力比,相反会降低分离度。

一、以三七含量测定为例操作

    以三七含量测定为例,色谱柱柱长从250mm缩短为150mm,一起来看看谱图变化吧。(1)Athena C18-WP4.6×250mm,5μm(LAEQ-462572,三七含量测定)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128163712.png

(2)Athena C18-WP 4.6×150mm,5μm(LAEQ-461572,三七含量测定)图片

以上实验看出三七含量测定,色谱柱柱长从250mm缩短为150mm,人参皂苷Rg1与相邻杂质峰两者间分离度从1.41增加到1.74。

、遵循基本规律,追寻根本

    一般来说较长的色谱柱,柱效更高,分离效果更好,而上述的实验现象是相反的,这又是怎么回事,我们来一探究竟:

流动相的梯度程序如下:

时间(min)

乙腈(%)

水(%)

0-12

19

81

12-60

19-36

81-64

从出峰时间,我们可以估算Rg1出峰时流动相的组成(流动相中乙腈的比例):

长度

Rt(Rg1)

乙腈(%)

150mm

30min

25.4%

250mm

36min

27.5%

    我们可以看出,和Athena C18-WP  4.6 × 250mm, 5μm相比,采用Athena C18-WP 4.6 × 150mm, 5μm,人参皂苷Rg1出峰时乙腈的比例更低,我们知道,反相色谱分离模式,降低流动相中有机相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分离度,而此时由于长度缩短、柱效降低引起的分离度下降起到次要作用,综合结果,分离度得到改善。

、现实条件不满足,如何操作

    如果我们手头没有150mm的色谱柱,实验又比较着急,我们还可以尝试提高流速的方法,下边还是以三七含量测定为例子,采用Athena C18-WP  4.6 × 250mm, 5μm,流速从1.0ml/min提高到1.2ml/min,人参皂苷Rg1出峰时间提前,出峰时乙腈的比例更低,人参皂苷Rg1和相邻杂质的分离度从1.41提高到1.52。图片

注:以上举例只为提供一个思路,通过改变流速,Rg1和相邻杂质峰分离发生改变,但这样有会引起Rb1受到杂质峰干扰,那这个方法则不可用。

总结

  色谱柱并不是柱越长越好,这需要流动相的线速度和柱子的长度以达到平衡才行,如果仅是柱子增长,到一定程度所造成的峰扩展将严重影响灵敏度和柱效(溶剂不变的情况下),这反而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随柱子长度增加,用于分离的流动相消耗增加,同样,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消耗与理论板数的增加呈良性效应,但如果无意义的加长,则只会增加溶剂的消耗,而对分离的正效应减小。而柱子的内径越粗,造成的样品分散程度越差(即样品无法在到达柱头时呈现面状分布),这样峰的对称性下降,分散性增大,溶剂消耗也增大,而可能理论板数反而下降。

参考文献:

[1] ASTM E2077-2000(2016)  《质谱数据用分析数据互换协议规格》

[2] ASTM E2078-2000(2016)  《质谱数据用分析数据互换协议指南》

[3]GB 10738-2007《用直接接口气相色谱质谱测量法测定气态有机化合物的试验方法》

[4] ASTM D5790-2018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量水中可净化有机化合物的试验方法》

[5] ASTM D7823-2020  《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氯乙烯)塑料中低含量邻苯二甲酸盐的标准测试方法》

[6] ASTM D8310-2020  《多重反应监测-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分析土壤中目标酚(TPs)的标准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