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生态效率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国内城市生态效率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阙菲菲[1],[2]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桂林学院,金融与法律学院)

(2.摘要: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生态效率既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山银山的有效保障。本文收集整理了1990-2022年CNKI数据库中文文献656篇,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关于城市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生态效率、环境规制、绿色发展的研究在近年来热度持续不减,说明绿色发展是生态效率研究主旋律之一,黄河流域则是关注热度较高的区域。

一、引言

生态效率(Schaltegger和Sturm,1990)反映一定的经济增加值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负荷增加值的比值。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生态效率既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山银山的有效保障,更是同时满足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因此,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厘清生态效率的概念、研究热点、发展模式、内在联系、影响因素等内容,将有利于深化生态效率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城市生态效率”研究综述,通过发文量、主要研究作者和机构、关键词共现和突现等分析现有的研究热点和动态,为今后城市生态效率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的数据以中国知网为来源,检索式:主题=“城市生态效率”,共得到656条有效数据。时间皆限定为:1990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

二、研究现状

(一)文献数量

2006年前发文量几乎为零,2007年关于城市生态效率研究才基本起步,2015开始快速发展,2018年发文量最大106篇,2019年有所回落但近两年研究热度再次上升。

图1 城市生态效率领域研究中文文献分布图

(二)发文期刊

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共发文数量为264篇,占比约40.24%,说明国内城市生态效率领域的发文量在期刊上数量较多,集中度较高,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期刊群和比较有代表性的期刊。其中,《生态经济》在该领域刊登58篇文章,数量是最多的,该期刊刊登的现有城市生态效率领域文章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涉及的学科主要是国民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生态、城乡规划与市政等学科,也是研究数字经济领域较为核心的期刊。排名第二位的期刊为《生态学报》,发文量为38篇,该期刊刊登的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工业生态效率、碳足迹、循环经济、旅游生态效率等方面,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生物、环境、城乡规划与市政等学科。排名第三的期刊为《统计与决策》,发文量为35篇,该期刊刊登的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评价、财政节能环保等方面,涉及的学科主要有数量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环境等学科。由此看出排名前三的期刊在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较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动态。

表 1 1990年-2022年城市生态效率文献期刊分布(前十)

刊物名称(简称)

载文量/篇

占比

刊物名称(简称)

载文量/篇

占比

生态经济

58

8.84%

城市问题

18

2.74%

生态学报

38

5.7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8

2.74%

统计与决策

35

5.34%

科技管理研究

17

2.59%

华东经济管理

28

4.27%

经济地理

16

2.4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1

3.20%

自然资源学报

15

2.29%

(三)重要文献

李胜兰于2014年4月发表的《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被引频次最高为718次,该文以1997-2010年30个省(市)为样本分析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2003年前政府间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制存在“模仿”,此时期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有制约性。2003年后,当政府“模仿”转向“独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进而提出政府应推行多元化考核体系促进区域政府的“独立性”,提高环境规划对生态效率的促进效用。付丽娜等2013年4月发表的《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排名第二。该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样本通过DEA模型构建2005-2010年城市面板数据,结合Tobit模型分析发现全要素生态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研发强度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水平。被引排名第三陈傲(2008)则以2000-2006年省域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环保资金投入,环境政策及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而排污费为代表的环境规制则效果不明显。综合看中英文被引频次高的文献基本都是与生态效率测算评价相关。

表2 城市群新型城镇格局领域研究核心文献表

排名

被引频次

作者

题目

1

718

李胜兰、初善冰、 申晨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

2

474

付丽娜、 陈晓红、冷智花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3

237

陈傲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

4

235

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

209

尹科、王如松、 周传斌、梁菁

国内外生态效率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6

178

关伟、许淑婷

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

7

172

鲍新中、刘澄、 张建斌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

8

161

任宇飞、 方创琳、 蔺雪芹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

9

147

任宇飞、方创琳

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尺度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

10

138

郭露、徐诗倩

基于超效率DEA的工业生态效率——以中部六省2003—2013年数据为例

(四)研究团队

整体来看,作者之间的连线有239条,而节点(即作者)有326个,贡献网络密度仅为0.0045,说明在国内,各个作者联系较弱,大多未形成科研合作团队。何宜庆、顾晓薇、王青等学者是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在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可以重点选取以上学者的文章进行参考。其中,来自南昌大学的何宜庆发文量最高,也与其他学者有所合作,主要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2021)、生态效率(2018)、长江中游城市群(2022)的研究;来自东北大学的顾晓薇和王青致力于生态足迹(2010)、生态效率(2011)、生态成本(2017)的研究;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的刘文斐致力于流域生态(2021)、城市生态效率(2020)的研究;来自于安徽理工大学的孟祥瑞致力于环境压力(2017)、区域差异(2018)等的研究。

图2 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图

有关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发文量排名前三名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研究机构的类型上看,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主力为各大高校。从地域上看,有关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

表3 城市生态效率文献的研究高发文机构

发文量

机构名称

机构性质

地区

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科研机构

华北地区

16

河海大学

高校

华东地区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高校

华中地区

10

南昌大学

高校

华东地区

9

中国科学院大学

高校

华北地区

三、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供词分析以及突变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从而准确把握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范式,更易从中发现目前该领域研究中的学术空白,为更好的选择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帮助。

(一)研究热点

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分为9类(见图9),分别为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影响因素、环境规制、生态系统、生态足迹、驱动因素、绿色发展、代谢效率。生态效率、环境规制、绿色发展的研究在近年来热度持续不减,说明绿色发展是生态效率研究主旋律之一,黄河流域则是关注热度较高的区域。此外,生态系统从2012年开始出现热度,至2019年热度逐渐减退。

图3 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文献热点图

自2005年开始,国内研究热点开始形成,因此有关城市生态效率领域的中文文献学术热点脉络主要集中在2005~2022年,这与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年来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进程不断加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15年~2021年每年的相关关键词增多,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来,对于城市生态效率的各方面研究开始被各方学者关注,因此也为本文研究数字经济与城市生态效率相互作用的切入点选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近年来的热点关键词可以看出,近几年学界对于城市生态效率的重心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城市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前沿

2005年之前未有有关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中文文献突现关键词,说明在2005年前中国对于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术前沿。2005~2010年城市生态效率研究领域中文文献突现关键词为生态足迹,说明学术前沿领域产生的初期,学者们重点研究城市生态效率领域的生态足迹等问题;2020~2022年突现关键词为黄河流域,说明在这一阶段学者开始关注区域生态效率问题。

表4 城市生态效率研究中文文献前沿术语

关键词

强度

开始年份

结束年份

2001年–2022年

生态足迹

6.17

2005

2010

▂▂▂▂▃▃▃▃▃▃▂▂▂▂▂▂▂▂▂▂▂▂

黄河流域

8.48

2020

2022

▂▂▂▂▂▂▂▂▂▂▂▂▂▂▂▂▂▂▂▃▃▃

四、结论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对1990-2022年城市生态效率的中文献做了实证性分析。第一,2007年-2015年,城市生态效率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2016年-2022年研究开始进入正轨,迅速发展。第二,从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看,未出现高产作者群,发文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相对较弱。第三,研究热点: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影响因素、环境规制、生态系统、生态足迹、驱动因素、绿色发展、代谢效率。近几年学界对于城市生态效率的重心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城市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

[2]方时姣,肖权.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3):1-10.

[3]Schaltegger S, Sturm A. Kologische Rationalitt (German/inEnglish: Environmental rationality)[J]. Die Unternehmung, 1990,4(4): 117-131.

[4]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世界经济,2014,37(04):88-110.

[5]付丽娜,陈晓红,冷智花.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4):169-175.

[6]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566-570.

[7]陈林心,何宜庆,王芸,贾伟强.金融集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空间面板数据的SD仿真[J].系统工程,2017,35(01):23-31.

[8]陈林心,何宜庆,周小刚.省域金融集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时空耦合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05):124-127.

[9]潘兴侠,何宜庆,胡晓峰.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计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05):640-647.

[10]张波,王青,刘建兴,顾晓薇.中国生态足迹的趋势预测及情景模拟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4):576-580.

[11]陈明华,刘文斐,王山,刘玉鑫.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09):121-127.

[12]陈明华,岳海珺,郝云飞,刘文斐.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09):25-44.

[13]汪克亮,孟祥瑞,杨宝臣,程云鹤.技术异质下中国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1):101-110.

[14]汪克亮,史利娟,刘蕾,杜宇,孟祥瑞,杨宝臣.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与驱动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27(03): 453-462.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作用机理研究》(2021KY1594)项目资助。桂林学院校级科研立项项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经济辐射能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1、[2]阙菲菲(1985-),女,壮族,广西桂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桂林学院金融与法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城镇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