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背景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城市双修”背景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淡迪

南宁市花卉公园

摘要: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成城市景观形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展示载体,一个城市公园建设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给人的印象及幸福感。长久以来,公园作为城市中主要的绿色生态斑块,承载着居民日常的休闲、活动需求,公园成了居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公园的嬉戏热闹、精神文化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随着时光变迁、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园逐渐老旧、衰退,问题日益显现,公园活力日渐消失,甚至成为城市的死角,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已亟待进行。

关键词:城市双修;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在城市规划中,难免会存在部分城市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尤其是在部分老城区,城市规划相对落后,对于新的土地资源分配不适应,在此情况下,想要建设公园、街旁绿地空间难度较大。为满足人们茶余饭后放松身心及感受自然的需求,口袋公园开始兴盛起来。口袋公园概念最初出现在美国,主要出现在人口和建筑较为密集,可利用空地少等复杂环境的城市中心区及老城区。这一公园类型适应性强,且能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所以,出现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基于场地特征,探讨老城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相关概念

1.1城市双修

“城市双修”是指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就是指利用再生理念,对城市进行植物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修复被破坏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激发城市活力。

1.2口袋公园的概念

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由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泽恩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小,与1~2栋建筑面积差不多大,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新型公园,备受群众喜爱。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中,口袋公园是一种城市微型公园,呈斑块状分布。具体而言,口袋公园是指依附于建筑外的小面积场地,其不但可以是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或休闲价值的单一小场地,如喷泉小广场、小型植物空间等,也可以是零散空间组合而成的多块空间,具有多种功能,广泛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口袋公园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在高密度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一个小型空间的休息场地,缓解城市压力;当前,其目的逐渐演变为给商务区、学区或居住区的人们提供一个小型的开放空间,供其休息、放松。城市口袋公园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整体优化城市景观环境,增强城市地域性标识度,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2.城市双修理念下棕地景观再生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生态修复原则

城区棕地大多是受到污染或者半污染以及出现过工业活动的土地,它们的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生态修复至关重要。生态修复是对场地中的土壤植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与恢复,以生态为优先设计,解决城市双修中的生态修补,恢复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在棕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修复棕地的生态植物景观,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使灌木、乔木和地被植物层次分明、分布合理,体现植物的观赏性和多样性,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使棕地景观变得丰富多彩,体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2.2以人为本原则

口袋公园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空间,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因此,景观设计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周边目标服务人群的生活习惯、年龄构成、实际需求等各个方面,使口袋公园的装饰风格和植物配置等能够切实满足周边人群的需求。例如,某个口袋公园的适用人群多为儿童,设计人员就可以适当添加儿童娱乐设施,合理选择装饰线条和色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公园景观显得生动活泼。

2.3地域性原则

城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需要与当地形地貌等相结合,加以利用,将其设计成公园独特的景观特点。例如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夏秋2个季节经常出现集中性强降水等,且城市地下水位较高。所以,口袋公园建设需要基于当地自然条件进行设计,注重与周边黑河水、人工湖、湿地泉眼、溪流水道的结合,最大化提高口袋公园调节水源、地下水位的功能,起到连接水系、减缓降雨径流、收集储蓄雨水、交换净化水质的作用。

3.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棕地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3.1文化传承与发展  

老城区棕地中的工业遗址承载着城市工业的记忆,记录着城市发展的主要变迁。城市修补中的设计规划要保留城市文脉,延续场地精神,使其传承并更好的发展。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元素提取的方式把城市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使文化载体与景观设计有效结合,突出工业特征,体现城市双修理念的文化内涵。  城市双修理念下棕地景观再生设计应注重城市文化特色,注重人与场地的文化互动,在创新中传承城市文脉。对场地遗留的构筑物进行再利用,与新的景观相融合,使公众产生情感认同和熟悉感,既满足居民的场所需求,又发挥出城市双修的文化传承价值。

3.2完善配套设施

现状配套设施较为不足,较为突出的是如厕及非机动车停车问题。依据GB51192—2016公园设计规范规定,面积小于2ha的公园可设置厕所,在对现状人流调查结合周边群众的意见反馈,公园内建设一处干净整洁的厕所能极大方便人们在公园中活动、提升周边人群的游园兴趣。因此拟在公园西南角增加一座闽南传统建筑造型的厕所,厕位12个,设计厕所造型为简约的富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式。小镇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摩托车为主,由于现状公园内及周边未设置规范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位),公园周边自行车、摩托车杂乱停放,甚至在公园内停放,严重影响公园的安全活动。因此,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拟在公园西侧及南侧出入口旁新建两处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场地面延续道路人行道的花岗岩铺装材料,并架设不锈钢遮阳棚遮阳遮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老旧公园到了逐步改造提升的时期。社区老旧公园的修复一方面是环境的修复提升,一方面是公园特有文化记忆的修复。以环境改善为目标,构建宜居、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注重公园的文化与历史,在修复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运用,通过文化与记忆元素在公园改造中的运用唤起人们的共鸣,赋予公园文化新活力。在进行公园生态修复的同时,修复公园文化,进而提升城市文化,为城市的更新修补贡献自身的力量。

3.3多样的植物配置

口袋公园旨在打造一个四季花境:春——繁花似锦;夏——绿树成荫;秋——叶色缤纷;冬——温暖冬阳。植物配置上体现了三大人性化亮点:①不同植物打造主题性空间;②不同季节营造四季变化;③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篇章。公园主入口及中心花池植物以多层次的植物搭配为主,营造入口景观。靠近中心地带,设计人员在保留原有乔木情况下,结合场地的开放性特点,局部配置了灌木球类植物;考虑到高架桥周边及高架桥下景观空间的光线问题,设计人员为口袋公园配置的植物以耐阴地被植物为主,这种植物配置方案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植物的存活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袋公园在老城区建设发展中,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且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这一兼具绿化和服务功能的开放式空间,将会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以能够满足我国城市发展需求。另外,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还需结合地域性、文化性、功能性等实际需求,真正满足老城区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彤,张琴,丁丫栩.城市口袋公园参与式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12):49-50.

[2]肖璐瑶,童鑫.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趋渠曲趣”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20(11):162-165.

[3]翟昱凯.老旧街区中口袋公园设计探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20.001704.

[4]郭江涛.阿克苏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J].花卉,2020(08):103-104.

[5]范涛.浅析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