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韩雨宏

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鞍山市  114001

摘要:本文以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问题;对策

1.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

1.1财务风险预警有助于识别风险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利用各种财务比率或数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预测企业财务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并发出警戒信号的过程。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快速鉴别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于萌芽阶段,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对于监管及外部审计人员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判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点,从而可以提前介入或者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策略等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带来的损失,保护存款群众的资金安全。作为投资者,了解及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更好地判断出商业银行价值波动的方向,做出更为合理及明智的投资决策。从宏观角度看,完善及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很好地抵御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来临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降低系统性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同时,当外部经济环境出现巨大波动时,财务风险预警也可以提前出现预警,给出应对经济波动的措施。

1.2财务风险预警有助于深化金融改革,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银行财务危机的呈现与内部管理环境、外部经济环境关系密切,银行在陷入财务危机之前一般会表现出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的异常现象。因此,通过监测财务指标,可以提前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或改变经营策略等方式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如某家银行的不良率上升至超过预警指标时,就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客户的准入条件或提高风险准备金等措施,来降低不良率的上升给银行自身经营风险带来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服务当地中小企业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如何在财务利润最大化、资产增值与风险可控之间寻求平衡,协调好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者的关系,在保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需要银行管理者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风控制度。

2.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数据论证,数据治理能力不足

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的第一障碍就是缺少根据历史数据科学建立的预警模型,有很大一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审核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尤其是金融市场同业业务,因历史违约率缺失,同业业务授信主要依靠外部评级结合业务人员的经验判断。没有使用历史数据建模,仅靠人工经验判断,导致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够标准化,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缺乏专业数据验证机制,也可能导致人工建立的打分卡与市场实际行情出现较大偏差。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人为判断的历史黏性导致地方性商业银行来不及做出抵御风险的准备。商业银行财务指标繁多,建立预警系统方法复杂,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数据治理能力尚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财务预警系统,所以独立构建可靠的财务预警系统对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有较大难度。因此,很多地方性商业银行不会选择应用财务预警系统。

2.2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风控措施赶不上业务创新速度

为促进资金流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金融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使地方性商业银行应接不暇。中国金融市场不仅成交方式、清算方式日趋多样化,参与的主体也更加多元化,流动性大幅提升的同时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剧。在参与主体方面,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积极与境外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交易机构丰富的同时也会带来以下风险,一则因结算币种非人民币而引起的清算时差带来清算结算风险,二则因境外机构在反洗钱调查方面存在难度,所以可能会造成违约风险或涉及操作违规的风险。此外,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衍生品市场以期获得套利机会。衍生品交易要求参与交易人员有较高专业度,衍生品交易具有放大商业银行资金杠杆的功能,从而加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地方性商业银行参与衍生品的交易时间较晚,缺乏经验和专业度,在操作衍生品交易时容易造成收益亏损等损失,从而降低银行利润率。

2.3信息不对称,数据呈现不完善

目前400多家未上市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未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或者风险状况,存在投资者与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无法通过账面财务指标,深入了解商业银行。近年来,多次出现地方性商业银行资金被股东强制占用造成财务风险的情况,当控股股东出现财务风险时,风险将直接或间接转嫁给被控股的商业银行,对老百姓的资金安全及利益构成巨大威胁。

3.完善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建议

3.1有效运用大数据科学建立财务预警模型

针对缺乏专业数据论证,数据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运用大数据科学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相对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大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息公开程度较弱。除部分已上市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外,大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均不会对外公布本行的财务信息及授信客户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监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数据治理能力,最大化利用可获得的数据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进行财务分析。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缓释、对冲和定价来赚取风险调整后的利润。如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基于对贷款的违约风险进行管理和估计并确定相应的风险溢价,从而赚取存贷利差。运用大数据技术,利用计量手段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将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可量化定价的风险溢价,在识别风险后再根据风险限制用担保、质押、抵押等手段来降低风险,保证银行持续稳定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建立起科学可靠的信息收集渠道,设立财务数据处理与舆情风险收集岗位,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展开财务数据归纳分析处理的工作,并归档保存,确保数据使用的高效性与便利性。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数据治理能力,减少人为主观判断,敏锐观察市场变化,加强计量模型的构建能力,完善数据储存制度,开展数据分析与利用工作。除了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量化,地方性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升对风险的敏感性,尽早发现风险变化情况,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如当地方性商业银行及时发现某企业出现资不抵债,借新还旧等风险变化,可要求增加该企业的担保,质押或抵押物价值,以确保该企业的担保品等能有效覆盖该笔债项可能带来的损失。

3.2动态化监管,精细化内控,定期检视资产情况

国内金融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财务风险内控制度应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实时更新。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内控措施不断接受着外部市场风险、宏观因素、国家政策等因素的挑战。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应根据各地政策、经济支撑产业的不同而制订不同的内控方案,动态调整内控机制,从而对财务风险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实时收集外部数据、舆情信息等影响因素,运用量化分析手段将数据、风险事件等进行量化处理,预估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时发现控制并尽量降低风险。财务预警模型构建完成之后,还应定期对该模型的运行结果进行校验,检验模型的可靠性,看其是否能准确预测财务风险,并根据经济环境变化,适时优化调整模型,以期达到最优的预测效果。

精细化分组也是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的有效方式。地方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虽然与四大及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单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拥有的债项笔数都是个不小的数据,大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会按不同纬度将所有债项按标准分类。鉴于各家银行情况不同,面向客群不同,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地方性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起步较晚,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在风险敞口分组上不够精细化或者不够合理,可能导致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某类资产的风险变化不能及时识别,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银行不能够很好地面对与化解。因此,对风险敞口更加精细的分组可以尽可能及时地反映出单笔债项或者某类资产的风险变化。如果风险敞口分组过于粗犷,可能出现质量好的资产拨备计提过高,而质量差的资产拨备计提不足,其结果是拨备占用成本过高,又没有起到为风险垫资的良好效果,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为应对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除了采取动态化监管策略,地方性商业银行还应建立严格的定期资产检视制度,定期检视资产抵质押品等情况,并定期对资产发行主体的风险情况进行详细尽职的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资产现状,建议商业银行可以到实地对抵押品、担保品进行详细调查,或直接与资产发行主体面对面调研,以更真实完整的了解资产现状。除了尽职详细地检视,还应将所有检视过程及结果记录下来,形成可随时调阅的文件进行归档保存。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每次检视前可翻阅之前的检视记录,制订更完善的检视方案,更迅速地觉察出资产风险变化。

3.3国内外数据相结合构建合理内评体系

我国金融行业起步较晚,数据累积时间太短。还有一些村镇银行等,没有披露年度数据等信息,财务数据无法获得。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起步晚,历史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统计并保存,现存可靠的历史数据涵盖期间较短,因此在使用历史数据预测信用违约率时存在样本容量不足,历史数据未能涵盖完整经济周期,无法充分反映极端经济环境变化及压力测试的情况。利用这样的历史数据构建出来的模型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当市场经济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使用历史数据构建的模型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违约率,所以仅仅使用我国历史数据来构建模型是不够严谨的。在预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违约率时,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收集完整经济周期前后违约率发生的变化。当使用历史数据构建的违约率模型不足以充分反映出经济变化时,还应引入专家判断系数,根据经验丰富的信用审查员的意见结合商业银行管理部门可提供的数据查询平台,及时、充分的为投资者及商业银行管理者提供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使得数据使用者可以及时、真实、完整地了解各家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情况。

4.结束语

近年来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暴雷事件,打破了大众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固有的刚兑印象。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历史数据不足等原因导致地方性商业银行不能很好地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本文针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特点,建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数据治理等手段,并根据环境变化来不断调整风险预警策略。本文可能不足以研究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预警,希望以后能更加详细谨慎认真地研究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及风险,不断完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地方性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曙.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J].纳税,2021,15(12):66-67.

[2]郭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J].北方经贸,2021(5):97-99.

[3]梅洁.浅析财务分析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21(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