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醒狮传承之根本,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浅析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立足醒狮传承之根本,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浅析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

李智霆

遂溪县文化馆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00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乡土文化和广东醒狮的背景概述,明确了广东醒狮在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不但要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为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做好基础。而且要夯实基层组织,凝聚社会力量,呼吁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发扬乡土文化品牌,丰富醒狮数字化传播途径。同时,要借助学校力量,推进体教融合,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

关键词:醒狮文化;文化传承;乡土文化教育

我国乡土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了丰富的地方乡土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是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此,支持弘扬以醒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广东地区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国家也相继颁发了诸多相关政策文件,指出乡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民俗文化作为支撑点,且明确了醒狮具有普及教育的功能,体现出醒狮在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醒狮扎根传统农耕社会,作为岭南地区的乡土文化,在乡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承古续今、践行身心合一的重要方式。弘扬以醒狮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在培育个体本土认知、增进乡土情感上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东醒狮在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乡土文化的特色活动之一,广东醒狮属于广东区域内的重要乡土文化之一,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涵养,对于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也有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强基铸魂。对于青少年而言,通过广东醒狮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融合和应用,能够更好地彰显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逐步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二是有利于笃信践行。广东醒狮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赓续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的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强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之一,青少年习练醒狮有利于夯实乡土文化教育发展的根基,为促进文化认同提供强大推力。三是有助于搭建情感桥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群众的凝聚力是重要的基础。广东醒狮作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要活动内容,在当地群众的地缘、血缘等相关活动的开展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且醒狮在乡村的宗祠祖庙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

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的根本是政府的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因此要想做好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政府发展规划,重塑乡土文化空间建设。充分借助乡村振兴政策契机,将醒狮文化作为重点的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和发展。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带动更多的优秀企业和资金进入到广东醒狮文化传承工作中,推动城乡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政府借助乡村振兴布局,将广州醒狮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向广州醒狮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倾斜,助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

2.2夯实基层组织,凝聚社会力量

一是呼吁社会组织参与,烘托醒狮习练氛围。首先要从社会层面进行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呼吁社会相关力量积极参与到醒狮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当中。比如:我们湛江已经成立了湛江市龙狮运动协会,但我们遂溪来说,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都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可以通过文化引进人才和提升协会人才文化水平为渠道,不断夯实协会力量。同时,从组织结构到管理登记、人才培养和活动组织等等方面建立相关体系。积极借助相关节日契机,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助推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比如:6月11日是我国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非遗认知度,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当天,由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遂溪县非遗保护中心承办“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遂溪醒狮”文化品牌与现代生活连接公益活动。

二是发扬乡土文化品牌,丰富醒狮数字化传播途径。充分结合广东醒狮文化特点,将本土特点充分地进行发扬,形成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比如:广东醒狮与港澳地区醒狮相近,有着文脉相亲的优势,非遗保护中心可联合各区域通过多种形式共同举办醒狮物件非遗展览、展演活动,为青少年体验和学习乡土文化提供良好平台。在2022年新春伊始,遂溪县积极参加“2022 湛江市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展”,展示本县优秀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为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湛江民间文艺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添彩。

三是充分借助当下流行的抖音、快手等相关传播软件,将醒狮本土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丰富数字化传播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醒狮文化的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制定符合青少年喜好的传播形式。比如:2022县文广旅体局组织“醒狮采风调研”主题活动,发扬乡土文化品牌,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平台。

四是借助学校力量,推进体教融合。一方面加速醒狮运动进校园,深化体教融合理念。将醒狮作为乡土文化教育课程引进校园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传承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体教融合理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学校醒狮文化教育工作,培育学生乡土文化情怀。可以在当前的学校课程模式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乡土情怀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开设舞龙醒狮等本土文化课程,以习练结合的方式促进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比如: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举办“走进遂溪文化,传播遂溪故事”活动,借助学校力量,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也可以借助乡村振兴打造彩扎之乡:遂溪县非遗项目的彩扎制作当中有狮头彩扎、鱼灯彩扎、花灯彩扎。彩扎制作基础深厚,队伍庞大,发展彩扎基地可以申请“中国彩扎之乡”名称,提高本县知名度。

三、总结

随着多元文化的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兴趣不高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造成了诸多局限。基于此,立足醒狮传承之根本,推动地方非遗文化发展应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开展广东醒狮促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相关举措,注重本土特色的融入,强调时代背景下的宣传渠道拓展。通过这些举措的推进,不断丰富醒狮乡土文化的推进,促使青少年将乡土情怀上升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高度,并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

参考文献:

[1]纪德奎,张永健.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的条件与路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1-76.

[2]苏泽.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0(2):59-64.

[3]谢中元.醒狮传承者的身份趋向与群体特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