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运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运用探索

陈晨

山东省莘县实验幼儿园   252400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被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红色文化具有特殊的价值,也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化内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红色文化的渗透和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是必要的。本文从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挖掘和传承入手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关键词红色文化;幼儿;主题活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幼儿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操作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红色教育要想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则要将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课堂资源,结合幼儿成长发育特点,让幼儿能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精神,培养出具备良好爱国精神的儿童。

一、红色文化的教育意蕴

近年来,我们这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和实践中,始终围绕实践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源头重塑、紧握红色主线、深入探究红色文化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的时代意义,坚持教育要以立人为根本,立人就要先立德,这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让孩子们从孩童时期就牢固树立爱国的理念,深植有国才有家的信念。不仅如此,还增加同样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仁不让的国防军事教育、不甘于后的民族团结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些都是为了让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在学会技能之前先传承和发挥我们根深蒂固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呼唤出祖国的花朵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人自出生伊始就受到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从咿呀学语到最初价值观的设立,都是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来的,幼儿园也就成为幼儿接触文化的启蒙地,幼儿园的所有人、事、物对于幼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游戏活动,影响更大。游戏可以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给幼儿的载体,将一些基础的红色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塑造至其可以说话,就可以作为一个传递者[1]

二、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设计军事体育游戏,开展健康领域区域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军事体育游戏,将红色文化融入运动区活动中,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动作、体验红色文化。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山林游击战”游戏活动,利用轮胎等安全性较高的材料搭建“山林”地形,组织幼儿分成两个阵队,进入“山林”进行“游击作战”,“歼灭敌军”。

(二)体验革命生活艰辛,开展社会领域区域活动

幼儿很难理解革命时期的艰辛与磨难,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较浅显。依据幼儿思维直观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与社会领域区域活动联系起来,让幼儿品红军餐,吃忆苦饭,如红薯饭、南瓜汤、窝窝头、玉米饼等;幼儿在品尝体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革命生活的艰辛、困难,逐步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简朴自律的好习惯,使红色文化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三)阅读、讲述经典革命故事,开展语言领域区域活动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许多由经典的革命故事改编成的影视剧、动画、绘本读物等文学作品,为幼儿语言领域区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园将载入《中央革命根据地词典》的“清流锅蒙山战斗”的故事创作成绘本读物,用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曾经在家乡发生的感人的小英雄事迹。

(四)学习红色歌曲,开展艺术领域区域活动

在革命时期,为纪念革命事迹、弘扬革命精神,革命先辈们创作了很多通俗易懂、形式丰富的红色歌曲,将红色歌曲融入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学习红色歌曲,了解歌曲中讲述的革命事迹,深刻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情感内涵。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区域活动时,选择传唱度高的清流民歌《韭菜开花一杆心》,这首歌歌词简短,朗朗上口,并且尝试用清流方言演唱,欣赏《十送红军》《苏维埃新山歌》《十月革命调》等具有客家山歌特点的红色歌曲与幼儿一起总结歌曲中客家山歌短小、押韵、易唱、易记的特点,并讲述革命时期山区人民创作革命歌曲的事迹,使幼儿能够了解这些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对红色歌曲、红色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2]

(五)表演红色故事,开展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

在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革命故事、红色歌曲,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活动,在表演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强不息、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以革命老区清流县为例,清流县共有近50处革命遗址,其中列入升级保护的有16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红三十四师101团部、长校红军医院等红军遗址,讲述革命时期红军在清流县指挥作战、救治伤员的相关事迹,鼓励幼儿以这些革命事迹为剧本,扮演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红军医院医生、伤员、护士等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表演活动。

(六)幼加强家校合作,做好红色文化引入

幼儿园举办“阅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其中,让幼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渗透,激发幼儿红色基因。首先,幼儿园与家教会成员共同筹划红色主题阅读活动,并在幼儿园网上平台开设红色文化资源收集渠道,让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存在的红色文化,让幼儿感受到红色精神无处不在。如,家长可以共同观看红色战争片,让幼儿直观感受红色精神,并在影片结束后作出相应的引导,让幼儿表达自身的理解,并写下观后感,传到幼儿园红色文化资源收集渠道当中。其次,家长还可以带领幼儿体验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如:还原当时抗争时的食物,让幼儿体会到粮食的珍贵,避免幼儿养成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在《长津湖》电影播出之后就有不少学校还原了冻土豆,让幼儿体会当时革命先烈的在恶劣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在该行动之下也有很多幼儿深切地体会到抗战的艰苦,纷纷表示出要向先烈学习,做一个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人。

总结

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不可一蹴而就,幼儿园和幼师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灵活应用红色文化作品,从各个角度、以可接受的方式向幼儿渗透红色文化,激发幼儿的红色血液,将红色文化经过幼儿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晓君.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对幼儿的红色文化教育[J].文 学教育(下),2019(08):78-79.

[2]刘德琼,阮小君,桂金菊.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 动中的挖掘与传承[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2):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