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

杜福佳, 陈萌萌, 李婷, 曾媛媛 ,指导老师:宋钰静,陈晨

重庆财经学院(401312)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培养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的摇篮,是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专业知识技能,锻炼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民办高校富有创新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立德树人,更好地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 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秉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履行自身职能,以创新改革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赋予的时代任务。

一、思政教育创新性原因分析

(一)民办高校学生受多元思潮影响,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00”后学生人群目前在民办高校占主导地位,随着传统思想向着新时代新思想的转变,“00”后大学生有着更为独特的个性,表现出不同于上个世纪同年龄阶段大学生的情感、心理、性格,普遍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思想特征,形成多元思潮互相碰撞的局面。但同时也更容易被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青年思想产生较大错误的思潮所影响,从众、攀比、求异等不良心理不断出现,模糊了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政治立场,极大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师思政教育的教学和观念存在缺陷

在过去传统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大多数教师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应试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学生们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或者反复翻看回顾才能将知识融入脑海,注入式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认知上的客观规律,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融入教学中的积极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下,仍有一些民办高校教师依赖以往的教学设计成果,不加以创新改革,依然给学生传授“旧知识”,并用陈旧滞后的思维主观地给学生分析当下社会发展情况,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可取,过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后化,不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较为单一

以往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侧重于教师、教材、课堂、学生于一体,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或讲授课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再结合自身理解将教材中的思想理论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风格决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大学教育方式不同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受强制约束,大学生尽管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互不打扰却已是身在心不在,比如通过手机聊天、看新闻或是追剧、看小说等自由支配时间。持续依靠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二、思政教育创新性举措

(一)坚定立场,加大宣传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随着社会思想日趋多样、多变,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和社会多元思潮冲击的场面。乱花渐欲迷人眼,“00”后大学生在多元思潮下更容易被影响,思想信念、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加强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立场和觉悟更为坚定,可以邀请党员同志定期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黑板报、手抄报、海报等形式举办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并邀请大学生参加。在绘画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明确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的方向。待活动结束,选出特定数目的作品,也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还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模式与教育观念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教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简单化,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趣化。不断增强自身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文化底蕴,可以通过讲故事以及分享身边感悟深刻的或是有意义、有经历的小趣事,结合新时代下年轻人耳熟能详的用词进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讲解,也可以任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形成良好的思想碰撞的辩论氛围,有效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教学经验是辛勤的付出和汗水的积累和汲取一路以来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是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源源不断的财富,不能止步不前、一成不变地依靠以往的成果分享给学生。高校教师需保持良好的先进性,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多面结合,依靠科技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慕课、雨课堂等学习软件播放授课视频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后可以设置习题供学生回答,答题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记入脑海。可以使用钉钉、腾讯会议进行授课答疑或是举办辩论赛等,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撰写相关思想政治文章,定期为大学生推送,筑牢理想信念基石,强化思想政治理论,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结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明确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更好地塑造人、改变人和发展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追随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巧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困境与改革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2020(03):46-49.

[2]胡晓燕.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态势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6):93-96.

[3]黄丽燕,钟婧.现代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1):109-114.

[4]葛畅.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探索与研究——以XX学院大学生“青春学习营”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22,37(11):9-13.

项目编号:19SKSZ068
项目名称: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编号:20215005
项目名称:“七一”讲话精神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来源:重庆财经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校级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