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仲超杰

沭阳县东兴小学 江苏 宿迁 2236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深度推进的社会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度逐年提升。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能,且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基础运动技能的传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然而,小学生存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体能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因材施教,同时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本文主要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作为研究课题,首先阐述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然后分析小学体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思维

历经数年的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课堂主体,由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变更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同时,素质教学中提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所以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以及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对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一)创建趣味性教学场景,奠定良好的“因材施教”基础

小学生受到年龄特定的影响,只有在对一种课程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尊重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善于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方案以及体育锻炼方案[1]。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其中男生对篮球、足球、排球等的运动兴趣较高,而女生则愿意参加到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运动项目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展开运动小组的划分,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较低,不愿意学习篮球,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添加游戏环节,即传球游戏、颠球游戏,采用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

(二)开展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积极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注重学生差异性,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及潜在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体育特长生以及学困生的问题[2]。针对特长生而言,对体育运动的各项技能掌握度较高,教师在示范动作技巧后,学生不仅可以快速掌握,且最终实施的动作十分规范,所以这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较强。而学困生的体育学习难度较大,不仅体能不达标,且无法有效掌握各种动作要领,这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树立学困生的体育锻炼信心。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将体育特长生、学困生分在一个组别,通过体育特长生的引领来帮助学困生进行知识转化,且在这一种教学方式中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特长生的潜能,教师也要适当高难度任务以便其练习。

例如,教师在开展“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小学生身高、体重和爆发力的情况下,合理开展小组的划分,通过各种小组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些学生的体质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通过游戏来增强学生腿部灵活性以及反应敏感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快速跑的教学效果。

(三)更新课堂评价方法,分析“因材施教”的教学现状

课堂评价是判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开展“因材施教”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单一教师对学生单一评价的方式,而是要将健康化的体育标准作为核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知识,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互评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学生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懂得尊重学生的个体,从而真正体现出评价的公平公正性。

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

在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时,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创新空间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堂时间更多的用于学生思考、探索,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来形成创新性思维[3]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看谁掷的远》的这一课时,向每一个学生发放一个A4纸,之后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将这张纸投掷的更远,之后让学生自主讨论与联系,为学生留出创新空间来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强,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无形中得到锻炼。

(二)丰富体育运动方式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将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新思维作为重点。以往的运动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不仅造成了课堂的枯燥乏味,且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了阻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原有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宽。

例如,教师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花样投篮的运动方式,同时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通过躲避障碍物,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好的发展学生思维。

(三)引入自制性材料

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自制材料的方式十分常见,自己动手制作器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材料的创作,如沙包的缝制、废旧易拉罐中哑铃的自制等,自制材料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更好的培养自身创新思维。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当前应该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因材施教,并借助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丰富体育运动方式、引入自制性材料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0):73.

[2]林柳萍.“因材施教”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22(02):52-54.

[3]葛晓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2(01):21-22.

作者简介:

仲超杰(1993年7月—),男,汉族,江苏沭阳县人,毕业于扬州大学,江苏省沭阳县东兴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