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郑锡桥

廉江市长山中学   广东省 廉江市   524458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育还处在义务教育的阶段,因此其教育都是以初中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但要考虑到数学本身的特征,还需要遵循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规律,要立足于初中生现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转换成具象的实际问题,从思维意识与价值情感等角度促使初中生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初中生的参与意识,不仅让初中生真正地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人翁,同时也是现代数学的未来教学走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参与意识;培养

初中生对知识进行获取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老师要变革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围绕初中生,鼓励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让老师和初中生一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不再“满堂灌”,初中生不再处于被动,是主动参与者,是实践者,所以,数学老师要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性,自觉主动地对数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

一、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气氛促使初中生自愿参与到数学的课堂学习

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初中生参与不进去,是因为以往的数学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初中老师没有重视初中生的感受[1]。当下,新课改的推行,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变革课堂教学的思想观念,以初中生作为教育教学中心,做好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引路人,数学课堂的创建者。所以,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氛围要凸显“民主”与“和谐”才能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刺激出初中生的潜能,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初中数学老师在讲“相交线”的有关知识时,数学老师可以先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与初中生进行交流,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代入:老师陪伴你们的时间不短了,那么这么长时间我们都在哪些地方有过交集呢?有些学生会说:在学校;有些同学会说:学校和日常生活中都有见过老师。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接着进行引导:看来我们的交集不仅存在于学校里呢,这是不是也说明老师和你们之间有着相交的点,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相交线”,较为形象地让初中生认识到相交线是指两条线有共同的交点。利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还可以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活动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取得共鸣,二者平等进行交流,逐渐提升初中生的参与意识。

二、建立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情境初中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

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对培育初中生的参与意识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老师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数学课堂教学材料,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创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情境,为初中生进行数学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把初中生的注意力全部引向数学教学课堂,从而有目的、有方向地带领初中生进行问题的探究[2]

例如,高中数学老师在讲“三视图”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为初中生构建了一个数学学习情境:“一把椅子的设计”,老师需要在事先准备一把椅子,提前做好视频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为初中生进行讲解:怎样才能制造出一把完整的符合要求的椅子?数学老师可以先利用视频为学生展示椅子在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让学生猜一猜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然后再用准备好的椅子为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演示,让初中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物体的三视图,然后再为学生讲解一下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哪些方面运用到了三视图,让学生了解到三视图在生活中运用的方面十分广泛,对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后将三视图的认识从实际运用引导到数学立体几何图形中,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同学们依据三视图对物体展开想象,然后进行几何图形的相关计算。其中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在三视图中虚线和实线表示的意思,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对几何图形进行想象。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数学老师不但为初中生将数学课堂构建得较为轻松愉悦,还有效激发出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三、创建学生进行展示的平台,使得初中生感受到参与数学学习的快乐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较为明确地提出:“要注重初中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促使每位初中生都可以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尊重初中生个性的发展,关注初中生在学习发展中的需要,构建课堂平台使初中生进行自我展示,在此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注意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3]。对此,初中的数学老师课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利用创设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得学习基础不同、能力不同以及兴趣不同的初中生都可以有所提高。因此初中数学老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基于初中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让数学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例如,初中数学老师在讲授“因式分解”这一内容时,数学老师可以以例题为例进行讲解:如对4xy(x-y)2-6x2y(x+y)进行因式分解。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带平方的因式分解对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不小难度的,对于考点掌握并不是很熟悉,解题的时间会浪费很多。因此,数学老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几层进行讲解:4xy(x+y)2可分解成2*2xy(x+y)(x+y),6x2y(x+y)可分解成3x*2xy(x+y),二者有共同的因式2xy(x+y),将其提出,就可得到2xy(x+y)[2(x+y)-3x],然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出最终结果2xy(x+y)(3y-x)。利用这种方式,分层对问题进行讲解,提高了初中生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方式,有效培养了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想要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参与意识,数学老师必须注重初中生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地将数学课堂变得轻松,再者就是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培养初中高的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于荣.浅谈培养初中生数学课堂的参与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01):104-105.

[2]陆秋云.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0,(35):115.

[3]陶宜标.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