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初探

郝同普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复杂的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十分关键,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意义,其次探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就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的策略及优化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如何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此有关人员开始建立安全防护体制,但受现场多项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仍会存在一定的隐患风险,因此,施工人员需根据现场施工要素及工艺执行情况,针对性地建立管理体制,力求提升最终的施工质量,推动行业的转型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意义

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是指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和完工后的使用阶段的质量和安全性,即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完成,施工的各个环节是否达到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否达到有关建筑标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建设单位也要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复杂、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工程施工也会受到国家政策和业主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且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监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等新需求也促使施工企业的监管工作更加合规。安全监督人员要严格遵守监察标准,严格监控和控制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平台和数据支撑,使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保证项目最终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推动建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1缺乏科学的监督意识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是一项复杂且有挑战的工作,需要责任部门联合所有参与建设管理的人员共同努力。但是,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建筑单位过多关心项目进度、利润,而忽略了最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体现在,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领导部门,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由于本身的不重视,导致在质量安全监督方面的制度建设、人才投入、资源投入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持,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建设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监督效果。并且,部分建筑单位依然沿用传统单一的质量安全监督方式,过多依赖相关责任人员的专业经验及职业素养,显然这种模式在如今规模化、复杂化的建筑工程建设环境下不再适用。

2.2技术水平

建筑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会对项目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工程建设中就有可能出现不合规的施工操作,若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也不高,很可能会忽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错误,从而无法确保工程监理工作顺利地进行,也不能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风险或对问题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处理。因此,有关建筑单位要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经常性的实践训练,提高工人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2.3现有监督管理制度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对项目的监管工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部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甚至有的法规条文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漏洞。由于工程建设中的利害关系,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进度、轻成本、轻管理的情况,而且这种问题极为普遍。所以,建设单位在进行投资分配时,在监理方面的投资力度比较小,有些项目甚至干脆忽略了监理环节,并且由于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理管理制度,即便是有监督机构,其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整体素质也不高,直接导致了工程建设中的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要使施工项目的总体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必须要充分发挥监理机构职能,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制定得规范、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切实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能落实到个人。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的策略及优化方法

3.1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意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任何建筑单位、监理责任单位都应当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都是十分关键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强化管理。为此,需要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对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产生科学的认知,能够明确各自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需要认识到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需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事前管理理念,让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走在工程建设施工的前面,成为施工建设管理的引导者。基于科学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理念,结合项目组织结构特点,建立基于质量、安全等管理板块的管理制度,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2应用现代技术,建立信息化监督机制

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中,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尤其是BIM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为此,建筑单位需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例如,通过BIM、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从时间线的角度,建立该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该机制下,对建筑建设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关键指标进行动态化监督,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针对现场施工完善各类监督管理系统,通过24小时监控系统、进出口人脸识别系统、安全装备识别系统等,实现对施工现场不安全、不规范行为的实时监督。通过信息化上报、审核系统,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验收流程,提高各部门的沟通效率,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现代大型建筑企业及监理单位,还可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有效性进行评估,进而实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持续性有效改良。

3.3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不断制定和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落实有关监管部门的考评工作。同时,建设单位要健全管理机制,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并严格落实,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3.4做好现场调研

针对气候问题,施工单位无法依靠技术手段进行干预,因此,其实际施工过程中只能进行预防。职工需使用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对周边的客观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收集,并结合气象部门的通知,对设备进行调停,并检查相关应急预案的启动是否会遇到阻碍。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无法保障现场安全的工程,也无法通过有关部门审批,可即使通过审核且方案相对完善,施工质量仍会受到部分不可控因素及施工突发状况的影响,部分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一大掣肘。对此,管理人员开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短板问题进行强化,旨在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体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董群忠,王全意.探讨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国家直管模式:新形势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改革的设想[J].工程质量,2007(1):5-12.

[2]宫仁.关于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的通知[J].建筑工人,2021,42(2):54.

[3]郑娅,聂军洲.工程质量安全建设预控与监管管理分析:评《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