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对陪诊师的需求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6
/ 3

老年患者对陪诊师的需求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李家腾

承德医学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对陪诊师的需求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为陪诊师更好的服务老年患者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方式以及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对10名陪诊师及741位老年人进行调研,借助SPSS软件及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供给侧方面,受访者认为老年陪诊缺口大,且陪诊师行业缺乏行业规范。需求侧方面,有94.33%的受调查者并未接触过陪诊师行业;52.23%希望陪诊能够多一些人文关怀;有39.95%希望通过政府部门进行监管陪诊师。结论老年陪诊需求大,当前对陪诊师职业认可度低,陪诊行业规范程度和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关键词:老年患者陪诊师需求策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老年人口基数大、数量增长快这一趋势将长期存在,老年患者就医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新兴职业—陪诊师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陪诊师行业发展迅速,确实满足了部分老年患者的现实需求,但目前该行业并没有很好地缓解老年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对承德市的10名陪诊师进行访谈(由于承德范围内缺乏全职陪诊师,因此受访者均为兼职陪诊师),又以承德市各大医院附近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随机抽样。纳入标准:年龄≥45周岁;无严重理解障碍;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

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步骤包括:(1)仔细阅读所有资料,(2)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成主题,(5) 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7)返回参与者处求证。

我们采访的12名陪诊师中,有9位是有兼职陪诊经历的医生,另有3名是社会人士,其中包括2名有陪诊经历的社会人士及1名兼职陪诊师。有2位因工作原因无法受访,因此有10位受访者参加受访。受访者信息如下:

N1男28岁  二甲xx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N2女32岁二甲xx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N3女29岁二甲xx医院护理部护士

N4女30岁二甲xx医院护理部护士

N5女35岁行政审批局xx科科员

N6女27岁二甲xx医院护理部护士

N7女28岁行政审批局xx科科员

N8女30岁二甲xx医院护理部护士

N9男37岁二甲xx医院外科副主任

N10男36岁xx一中语文老师(现兼职陪诊)

访谈提纲为(1)你是怎么从事陪诊行业的(2)您在做陪诊过程中老年患者有什么特别的需求(3)您认为哪一类患者最需要陪诊服务(4)您认为现如今陪诊师行业有什么不足吗(5)您在陪诊过程中有什么阻碍因素吗(6)您认为社会对于陪诊师行业是什么样的评价(7)您对我国未来陪诊行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问卷调查主要借助问卷星形式,共发放问卷812份,收回有效问卷741份,问卷有效率为91.26%。通过此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老年患者对陪诊师的需求。

本文的问卷面向河北省承德市,调查时间为2022年8月至12月,对市级和县级各医院附近的老年就诊患者展开随机抽样,因老年人视力受限,本问卷在发放时按照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采用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均为面对面调查,部分老年人在其子女的的帮助下完成调查问卷,保证两种方式调查结果准确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10名兼职陪诊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主要的体验和感受包含以下3个主题:分别是陪诊师入职方式、陪诊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需求与建议。

主题一:陪诊师的入职方式

   采访的10位兼职陪诊师,N2、N5、N9均是通过微信、电话与患者自行联系,自立门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N1、N7通过医院内工作的朋友、亲戚熟人介绍患者;也有部分是通过自行注册互联网陪诊平台。

主题二:老年患者对陪诊师的需求

    采访的10位兼职陪诊师中,在问及陪诊师“您认为哪一类患者最需要陪诊服务”,一致认为老年患者对于陪诊的需求是巨大的。N2:“大多数找我的客户是老年患者。”N5:“找我联系陪诊的有一些异地就医,不懂当地医院流程的外地人,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在追问为什么老年人需求量大时,一些兼职陪诊师认为老年人自身腿脚不便,行动力迟缓。也有受访者认为“空巢老人”较多,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心理慰藉。N10:“有很多老年患者在陪诊过程中,说话最多的不是病情,而是家长里短,而作为陪诊师,我更需要耐心倾听并随时互动。”

主题三:陪诊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受访者提到服务过程前及过程中会对自身安全产生担忧,有时怕患者家属找麻烦。N10:“陪诊师这一行业并没有什么法律条文规定,自身保护机制差。”通过访谈了解到陪诊师的社会支持度低,绝大部分人并不知晓此项服务,怕上当受骗。陪诊工作时间长,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且陪诊师行业没有统一的监管,行业内恶性竞争时有出现。N10:“现在陪诊师定价没有标准,没有市场的宏观调控,因此有些知名陪诊人员,故意拉低价钱与我们这些普通人进行恶性竞争。”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对741份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问卷人员基本信息如下:

参与问卷人员基本信息频数分析

名称

选项

频数

百分比(%)

1、 您的性别

357

48.18

384

51.82

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3

0.4

18-45岁

67

9.04

3、 您所在地区

46-60岁

44

5.94

61-75岁

314

42.38

75岁以上

313

42.24

省会城市及以上

100

8.00

地级市

153

23.00

区县

225

67.00

4、 您的月收入(元)

乡镇

263

1.00

5000及以上

64

30.00

3000-5000

180

52.00

1000-3000

320

17.00

0-1000

177

23.89

5、 您的身体健康状况

健康

59

7.96

残疾

11

1.48

年龄较大、腿脚不便

355

47.91

慢性基础疾病

316

42.65

合计

100

100.0

2老年患者就医遇到的问题

2.1人文关怀缺失

在问及“当家人独自就医时您是如何决定的”,有80.97%的人寻找医院相关人员,并且只有18.22%的老年患者会有子女陪伴。

2.2独自就医具有难度

调查显示,在和受访者进行交流过程中,他们普遍提出的问题是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且他们大多数腿脚不便。在调查问卷中,被问及“在异地就医过程中,对就诊医院的流程熟悉吗”有97.03%的人表示不熟悉。而且有47.91%腿脚不便,更加剧了老年就医的难度。

2.3与医生沟通不畅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老年人表示自己诊疗过程中碰不到医生,都是工作人员,没有沟通、管理制度严苛,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有46.29%的患者认为医院管理制度严苛、缺少人文关怀,有42.11%的患者很少看到医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3老年患者对陪诊服务的期望

3.1满足个性化需求

从调查数据显示,老人对于陪诊的需要是巨大的,而陪诊内部的个性化服务也是吸引老年群体的一点。在子女要求方面,陪诊师对于他们迫切关心的老年人安全占比达57.75%,提供人文关怀和安抚老年人情绪占比高达52.82%。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说,精确导诊和进行心理疏导方面占比总和达91.37%

老年患者诊疗需求情况

3.2为异地就医提供便利

调查显示,有39.68%的人因异地就医而选择陪诊,有47.37%的患者有小病且子女工作忙而选择陪诊。

无论是跨城市就医、跨省就医还是跨国就医,面对一个陌生的医疗环境,难免会让人手足无策,这时候就需要陪诊师的存在,帮助患者解决各种新环境产生的问题。

3.3熟悉医院诊疗流程

在一些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从网上预约挂号到正式接受治疗少则三五天,多则一到两个星期,在此过程中的诊疗程序、细则更是数不胜数。调查问卷显示,有97.03%的人对就诊医院流程并不熟悉。

四、满足老年患者对陪诊师需求的策略和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规范陪诊行业市场监管

1规范陪诊师收费标准和入职模式

目前为止,陪诊师的收费标准完全是按照市场环境自行定价,因此政府在收费标准,尤其在附加收费方面更应该规范,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很多陪诊师对于额外费用也是一头雾水,收费忽高忽低,患者和陪诊师都觉得吃亏。

从入职模式上,首先政府可以与有关民生保障部门合作,创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对一些想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进行培训来提高陪诊师的专业素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政府出台陪诊服务政策,确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陪诊行业认可度

1陪诊行业线上引流

加大对陪诊行业的宣传力度,做好平台引流。通过一些自媒体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陪诊行业,进而让更多人选择陪诊师作为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也可开发一款专业的APP或者小程序,为大家选择适合自我需求的陪诊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与医疗机构线下合作

与当地的医院进行线下合作,通过医院等卫生部门的推广必然更加可信,更能让大众所熟知。尤其是一些大众熟知的三甲医院,不仅能够让公众广泛了解陪诊师,更能对陪诊师放下戒备之心,提高陪诊师自身信任度。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陪诊师专业能力

1加强陪诊师专业化训练

在建立陪诊系统过程中,首先要让陪诊师学习相关知识,对陪诊师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拥有“陪诊师证”的人才可以进入这个行业。其次,理应着重区分“全职”与“兼职”陪诊师,将陪诊师的能力逐步透明化,价格精细化,让消费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需求类型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周欢欢,马国秀,王一凡,师洁,冉丹,张继延.常州市老年人陪诊服务子女意愿及需求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4):286-292.

[2]许金鹏,康正,王海鑫,张博锴,张洪宇,张婷,石淇,刘剑,田国梅.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2,35(12): 2022.12.016.

[3]曾起艳,何志鹏,曾寅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城乡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22,28(06):148-160.

[4]孙晓英,徐静娟,冯建明,赵强强.老年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11):1033-1037.

[5]熊玲,陈萍,冯丹,尚敏红.临床护士实践“互联网+陪诊服务”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4):1315-13

[6]林夏,吕兰婷,金盾,滕永军,李娜,白飞.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02):14-16.

[7]WALKINSHAW E. Patient navigators becoming the normin Canada[N].CMAJ,2011,183(15):E1109-E1110.

[8]黄友鹏,朱晓丽,史婷婷,赵媛,李婷.陪诊服务在门诊患者就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07):77-81.

[9]文丽娟,周于卜,张功晔.陪诊员,临时家属还是医疗黄牛?[N].法治日报,2022-07-28(004)

[10]赵力行.陪诊大军[J].观察与思考,2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