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9
/ 2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

彭小琼

开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开州区405499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80例集中入院的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而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精细化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能保证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安全事件;气管切开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气管切开在目前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针对许多难以进行有效自主呼吸的患者,在进行处理时都会采用气管切开术保障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而值得注意的是,气管切开术虽然能够使患者的呼吸状态得到有效的保障,但由于气管切开会导致患者的气管直接与患者空气接触引发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认为,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分析并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与优化方案,使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得到提升[1]。 气管切开患者在入院时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并且病情特点较为复杂,而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护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对其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借此保障护理防范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本次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下为实验结果和过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80例集中入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0岁,年龄最小者58岁,中位值(62.5±5.1)岁,包含23例男性和17例女性患者;实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60岁,中位值(63.2±4.9)岁,包含20例男性和20例女性患者。

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中包含入院宣教、康复护理、遵医嘱用药、介绍疾病知识等。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详情如下:

在进行气管切开的湿化时,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其中的各种问题,气管切开的有效湿化,能够有效避免痰液对患者的气道产生阻滞,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护理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选择持续性的气道湿化方式,湿化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状况,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了解患者的湿化需求,对湿化压力辅助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进行气管切开部位清理时,由于意识模糊的患者个体状态较差,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吸痰处理。由于患者的分泌物过多,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气道狭窄或者受阻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本身的气体交换,导致患者呼吸窘迫症状进一步加重,在对患者进行吸痰以前需要确定患者痰液的量和位置,可以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前为患者提供纯氧2分钟以上,或者直接在气道内部注入一定量的湿化液,通过背部叩击的形式使患者的呼吸道痰液得到松解,随后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当佩戴一次性手套,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将其插入痰液聚集的部位,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单次以及同一部位的吸痰操作时间不可超过15秒再对患者进行处理,是需要做好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其他生命指标的监测,避免出现心跳骤停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注意痰液的性质,颜色、量的变化,定期(一般为5~~6h)清洗消毒内套管。密切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液、渗血等,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外套管与皮肤直接接触,造成细菌残留。每天早晚各l次更换敷料,可用医用消毒碘伏擦拭切口边缘5cm以上的皮肤,然后再换上新的敷料。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保持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及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而在日常的管理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尤其需要做好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形成现代化的气管插管管理体系,并针对患者的风险状况形成有效的评估,在确定患者的病情特点后,建立相应的护理方案调整与优化管理方法,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到提升,避免由于气管插管而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感染的情况。针对患者进行排痰时需要进行不定时吸痰,一方面需要保障患者的吸痰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减少外界病原菌进入患者机体的机会。在吸痰时,护理人员可以上下左右旋转吸管,动作轻柔。保障吸痰的充分性,而对于痰液较为黏稠难以进行吸痰的患者需要重视其特点,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呼吸湿化,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这有助于促进吸痰工作顺利开展。在术后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温度和湿度适宜。对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温度和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通常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湿度可保持在50%~60%。为防止肺部发生感染,室内空气应定期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另外,还要注意防止管道的打滑。术后病人经常会有呼吸器或输液泵,必须保证各个管道的通畅,防止堵塞,防止移动时发生滑脱。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的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患者的护理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实验数据,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SPSS 21.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工作由我院中相关统计人员开展,T、X2应用于测定患者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在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而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组别

气管插管滑脱

气管粘膜损伤

气管套管痰液阻塞

总发生率

对照组(n=40)

3

2

2

5.00%

实验组(n=40)

1

0

1

1.43%

X2

9.9247

P

0.0000

3讨论

气管切开手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但切管切开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并且气管套管机械性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纤毛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者的纤毛清洁能力下降,并且在进行气管插管时以及后期的操作时,如果医护人员没有注意无菌操作或者病房内的流动人员较多,有可能将一些医源性的病原菌带入到患者的病房内,导致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呼吸功能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相关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诸多实验证明,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也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时,通过精细化护理评分,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个体状况。在针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时通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细化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气管插管安全性得到保障,尽可能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出现医源性感染的状况。除此之外,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吞咽功能逐渐减弱,患者支气管以及肺部的分泌物会逐渐增加,并且影响正常的排出,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时需要高度关注患者的病情特点,建立对应的管理方案与管理体系,使患者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气管插管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精细化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能保证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青青,王思斯,萧捷捷,王万铁.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E医院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2(03):233-236.

[2]陈莺,廖雨娟,严莉琳,卞丽虹. 精细化护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中外医疗,2022,41(01):40-143.

[3]蔡传英,赵旭,柳文燕,刘尚.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精细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24):129-132.

[4]叶玉霞,林日霞,廖玲芳. 精细化护理理念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气管切开护理中对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