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宋斌华

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 637800  四川 南充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60例入组,均为结肠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观察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关键词:结肠癌;早期诊断;辅助治疗;临床效果

结肠癌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病灶位置为机体的结肠位置,包括直肠与乙状结肠的连接处,属于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结肠癌的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且男性患者数量一般高于女性。当前,由于结肠癌的高发情况以及高死亡率,临床中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针对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辅助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本次研究由此展开,综合早期诊断+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案例对象(结肠癌患者)60例,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60例入组,均为结肠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观察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4-80岁,平均(48.56±3.44)岁,腺癌患者10例,粘液腺癌中10例,未分化癌患者1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8-78岁,平均(48.75±3.55)岁,腺癌患者14例,粘液腺癌中11例,未分化癌患者5例;输入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意义,统计学结果可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1)早期诊断措施:①粪便隐血试验:取患者少量粪便涂抹于试卡,滴加3%双氧水进行检查;②内窥镜检查:在患者经粪便隐血时间确认为阳性后,可配合内窥镜进行进一步诊断,采用纤维结肠镜、电子结肠镜对患者进行结肠内窥镜检查;③肿瘤标志物检查:以癌胚抗原(CEA)、CA19、CA242等作为主要对象进行检查。(2)辅助治疗:①饮食治疗:在饮食中,尽量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摄入形式,同时叮嘱患者注意戒烟戒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作息等;②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治疗:氟尿嘧啶是尿嘧啶的同类物,其用药后能够起到抗代谢物的作用,在细胞内可转化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通过阻断脱氧核糖尿苷酸受细胞内胸苷酸合成酶转化为胸苷酸,进而对DNA的合成进行干扰;并且,氟尿嘧啶还能够对RNA的合成进行干扰。

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总体治疗效果评估[2]:经治疗,患者无恶心、呕吐等异常症状,粪便隐血试验呈阴性,血红蛋白、白细胞等各项指标正常,以上为显效,经治疗,患者无恶心、呕吐等异常症状明显改善,便血情况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指标逐步恢复,以上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总体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见下表1:

表1 总体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20(66.67%)

9(30.00%)

1(3.33%)

96.67%(29/30)

对照组(n=30)

16(53.33%)

8(26.67%)

6(20.00%)

80.00%(24/30)

x2

-

-

-

4.0431

p

-

-

-

0.0443

3讨论

结肠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脂肪摄入过多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当长期便秘或是腹泻加之结肠位置的慢性炎症等因素影响,将直接增加结肠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于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以及肥胖等因素需要格外重视。结肠癌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但是,早期通过一定的病理征象检查,能够提示疾病的发展,例如腹部持续性、间歇性隐痛,腹胀、呕吐、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等;答辩形状的变化;腹部可触及包块;不明原因的消瘦等[3]

目前临床中针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以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将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再配合一系列的辅助化疗维持治疗措施,但是化疗治疗存在刺激性大、不良反应较多的问题,并且患者在化疗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较为严重

[4]。因此,针对结肠癌患者需要做好早期诊断与辅助治疗措施,正常人群应定期体检,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发现身体异常反应后立即就医,预防病情发展不及时,本次研究中,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内窥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早期诊断措施配合饮食治疗、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治疗,有效提升了结肠癌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5]

综上,通过早期诊断配合辅助治疗干预,可有效提升结肠癌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栾世波.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9-30.

[2]李鑫,黄晋,禚娅.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3):1-3.

[3]李雅鸿. FOLFOX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5):102-104.

[4]孙灿,邢洁,孙秀静,等.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回盲瓣早期结肠癌的临床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26(7):821-824.

[5]黄国兆,李强,李海正,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临床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