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毛琳

柘城县人民医院  4762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常见因素,分析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血液净化患者75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强化风险防控护理)38例,B组(常规安全护理)39例,比较护理质量、风险事件情况。结果护理质量比较,A组[(95.23 ± 2.80)分]高于B组[(78.49 ± 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事件比较,A组发生率[2.63 %(1 / 38)]低于B组[15.38 %(6 / 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病情危重,护理风险较高,明确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强化风险防控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

关键词:强化风险防控护理;血液净化;风险因素;护理安全

前言:血液净化即借助医疗设备引出患者体内血液,通过设备对流、超滤、弥散作用将血液内部毒害物质清除,从而改善血液质量。血液净化通常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适用范围较广。血液净化过程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护理安全和血液净化效果,例如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管理因素等[1]。常规安全护理模式风险防控效果较差,强化风险防控护理的目的是加强安全管理,有效防控风险事件。本文从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中选取75例,说明强化风险管理方法,定位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应对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12月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75例,A组38例(强化风险防控护理),性别:男/女=20/18,年龄(21~69)岁,平均(47.01 ± 7.03)岁。B组39例(常规安全护理),性别:男/女=19/20,年龄(22~67)岁,平均(47.05 ± 7.10)岁。资料可予分析(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认知功能正常;(2)持续血液净化治疗;(3)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或转院;(2)免疫系统或凝血功能异常;(3)合并传染病。

1.3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动态监测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设备、环境、饮食、用药护理,常规血液透析健康宣教。

A组基于B组实施强化风险防控护理:(1)风险因素分析:全面回顾血液净化临床资料,总结常见不良事件,定位高风险环节。查找和分析循证资料,从中总结适用于本院的资料,结合前述资料针对性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明确风险防控要点。(2)成立护理组:选取高年资护士负责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定期专项培训,保证全员明确净化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3)强化护理质控:基于护理方案制定护理质控方案,严格执行质控,保证执行标准流程与无菌操作,持续提升护士透析护理技术水平,执行责任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追责到底。(4)沟通技巧培训:培训沟通话术,严格采用标准话术,保证优质服务。积极提升团队沟通技巧,避免无效沟通。(4)强化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应全面分析患者个案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特殊性,针对性设计护理方案,保证净化治疗安全性,同时积极提高患者舒适度,开展生理和心理双重层面干预,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心态稳定。

1.4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自制护理质控评价表,分为技术操作、无菌操作、专业态度、规范流程、环境管理5项,总分=(0~20)分/项×5项=(0~100)分。

护理风险事件:记录出血、错药或漏药、坠床、非计划拔管等风险事件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血液净化患者数据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

A组护理质量评分>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分,(]

组别

技术操作

环境管理

无菌操作

专业态度

规范流程

总分

A组

18.91 ± 1.10

19.52 ± 0.44

19.70 ± 0.23

20.00 ± 0.00

19.14 ± 0.51

95.23 ± 2.80

B组

15.30 ± 2.41

14.84 ± 2.50

15.42 ± 2.26

16.72 ± 2.48

15.39 ± 2.21

78.49 ± 4.5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护理风险事件

A组1例,总发生率2.63 %(1 / 38);B组6例,总发生率15.38 %(6 / 39);A组发生率(2.63 %)<B组(15.38 %)(P<0.05)。见表2。

2 护理风险事件[n%n]

组别

n

出血

错药漏药

坠床

非计划拔管

发生率

A组

38

1

0

0

0

2.63(1 / 38)

B组

39

3

1

1

1

15.38(6 / 39)

P

<0.05

3讨论

血液净化具有一定风险性,存在导管堵塞等风险。尤其是在中长导管使用时,避免导管堵塞和预防相关性并发症是重要护理措施,对持续顺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导管使用时发生堵塞的主要机制是,导管属于非机体管道,管道内壁中发生血液逆流,因此产生血液黏附,大量聚集血小板,进而造成血液凝固,严重时形成血栓。导管堵塞影响液体顺利流动,进而影响血液净化效果。在血液净化中,应严密监测血流状态,加强导管护理,促进净化过程顺利进行

[2]。强化风险防控护理针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同时针对患者个性化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实现全方位安全管理。

本次研究中,护理质量显示,A组护理实施后,该组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显著改善,无菌操作执行质量较高,护士专业态度符合管理预期,同时护理人员可严格遵守规范流程,全面优化了环境管理,护理质量较高,B组相对较差。

风险事件显示,A组仅发生1例出血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63 %,B组除出血事件之外,还出现坠床、错漏药以及非计划拔管等事件,发生率为15.38 %,安全性较差。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风险防控护理,风险防控效果较好,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安全性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对于促进危急重症患者安全血液净化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雪. 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7):54-57.

[2]肖泽芳. 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7):118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