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次我希望你“慢点长大”

/ 2

孩子,这次我希望你“慢点长大”

姓名:,赵辉

上海市嘉定区和静路1060号安亭医院儿科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以前更高,随之而来,就是孩子的生活质量更好,导致生长发育普遍提前。最开始,父母们很有满足感,认为他们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长得更快。但是后来他们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不是他们期望的那样,有些异常情况,就去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医生断定孩子有“性早熟”趋势。

儿童性早熟对孩子的身心伤害最大。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各项正常指标,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学习认知障碍,而且有些性早熟甚至会导致体内出现肿瘤。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性早熟”的情况。

一、性早熟的特征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开始变声或者是孩子月经初潮,就代表他(她)开始发育。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性发育是表现出来的是持续性的规律变化。男孩的青春期发育遵循的规律是第一性征出现变化,然后是第二性征变化。另一方面,女孩青春期发育遵循的规律是第一性征出现变化,然后是第二性征出现变化。因此,当男孩留胡子和改变声音时,女孩的月经初潮表明他们的青春期发育已经到了后期。性发育的正确标志应该是:男孩睾丸发育,女孩乳房发育。作为家长,更应该主动关心孩子成长,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生理变化[1]

通常在医学角度将正常女性青春期定义为10~12岁。最早的迹象是第一性征出现明显变化。男性青春期正常年龄为12~14岁,以第一性征的变化作为主要判断标准。而性早熟,顾名思义就是性发育成熟早,进入青春期早。在此期间,孩子的身体会提前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性器官发育时间提前,出现明显的短期变化生长,身体会从儿童状态逐渐转变为成人状态。

性早熟的年龄划分标准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都是不同的,这主要是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饮食生活习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性早熟的标准定义为:女孩8岁前有乳房或10岁前有月经,男孩9岁前有睾丸。

二、性早熟的诱发因素

(一)、饮食结构不合理。儿童性早熟与饮食结构有显著的相关性,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会导致性早熟的发生。具体表现在[2]

1.高热食物摄入过多。

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00后”、“10后”都是在新世纪出生长大的,应该说,他们赶上了好的时代,从国家层面,改革开放进行到这个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显著提高,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经济发展高质量、快节奏,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物质消费能力都明显增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吃喝穿戴更好了,尤其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父母长辈们的心头肉,他们的饮食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作为父母的“80后”、“90后”了,客观来讲,对于美食,人都是爱多吃的,可是一旦没有控制好摄入量,就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尤其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比如暴饮暴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都造成饮食结构严重不合理,给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隐患。

2.各类营养盲目进补。

作为父母来讲,内心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但是每个孩子从出生那天起,体质、免疫力、抵抗力都是各有不同的,这个很正常,因为遗传基因各异。于是,孩子的成长监测,就成为了父母们的必修课,孩子缺钙,就给吃钙片,孩子需要补锌,就买补锌口服液,总之,孩子缺什么,父母们就想法给补什么,可是这真的是最合理的办法吗,人食五谷杂粮,遍尝酸甜苦辣,历经风霜雨雪,纵览初夏秋冬,这是作为这个星球最高等级的物种,所必须经过的,我们人类之所以发展到如今的文明阶段,靠的是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生物发展观,绝不是一味靠补充各种元素激素发展进化到现在的,以自然发展为主,适度补充一些元素即可,很多父母陷入了思想误区,认为只有主动补充才是最好的,但是真实情况不是这样,补钙过量,容易“大头儿”,维生素过量,还容易刺激“性早熟”,所以,要贴合自然,合理补充。

(二)、外在环境诱因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这一点对于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同样适用,具体表现在[3]

1.化学物品有刺激。

家里的女性(母亲),一般都会有化妆品,这类化妆品的激素含量,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就是“毒药”,所以要非常注意把这些化妆品放在他们触碰不到的地方,一旦长时间接触这类化妆品,从气味、成份都会造成儿童发育不良影响,但是生活中,很多大人没有切实注意到这点,导致孩子的接触环境不够安全。

2.开灯睡觉成困扰。

家里的大人一般工作或是聚会比较忙的时候,都会熬夜,家里的孩子一般睡觉比较早,如果大人为了忙自己的食,没有按时熄灯,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睡眠,会刺激激素的不合理分泌,间接导致生长发育不规律,导致“性早熟”。

3.过早接触性信息。

大人要切实注意,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到这类图片、视频之类的信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具有不良影响。

(三)、家族病史有影响

1、遗传因素:很多疾病都与遗传因素相关,性早熟也不能例外。如果父母发育的年龄比较早,孩子第二性征发育也会比同龄人相对提前,特别是母亲初潮年龄早,更是女童性早熟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分析儿童的“性早熟”现象时,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将目光放在孩子一人身上,从家族的角度,从遗传的角度,学会纵向审视这类问题

[4]

2、疾病因素:部分性早熟为器质性病变所导致,尤其是男孩,虽然男孩性早熟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有近一半的男孩性早熟,最后检查出来都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中枢系统器质性病变(如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等)以及生殖腺肿瘤等。这类疾病导致体内的中枢神经为了维持整体生理机能的平衡运转,就“被动式”分泌出超越这个年龄段的激素分泌量,间接导致“性早熟”的发生。

三、“性早熟”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吃药或打针,有的情况不是很严重,通过调节等方式,经过几个周期的改善,能慢慢恢复到正常情况,就不需要进行药物类和注射类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性早熟,治疗方法是不同的的,根据患者的实际程度进行研判[5],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观察探访、口服药物和注射治疗。

(1)观察探访。通过及时跟进有此类症状的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通过访谈、沟通、建议的方式,让儿童家长保持生活的自律性和好习惯,这类症状较轻,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效缓解“性早熟”现象发生。

(2)口服治疗。通过吃各类药物,平衡体内激素分泌,但是难免有副作用。

(3)注射治疗。这类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治疗难度大,但是家长们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更要擦亮眼睛,提早预防,把这类情况发现在苗头阶段,及早处理,也是有很大转机恢复正常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性早熟的诱因很多,途径也多种多样。家长们一定要悉心观察,思虑周全,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上述诱发因素,将“性早熟”消除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欲琦 .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 [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296.

[2]陈凌华,雷玲,李杰,等 . 社区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性早熟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19,31 ( 7 ) :1129-1133.

[3]邓英华,冯承芸,牛丽,等 . 宝安区 4 ~10 岁性早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 ( 11 ) :1723-1725.

[4]王蓉 . 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 ( 7) : 32-33,35.

[5]赵振羽,韩娟 . 儿童营养需求和营养改善干预现状及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 ( 10) :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