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及准确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及准确性分析

曹春慧 ,袁超 ,罗娟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对比CT、MR分别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在2020年8月-2022年7月间开展,研究对象为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所有对象均实施CT检查和MR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与影像特征检出率结果:依照结果分析,MR在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计算结果上均比CT检查结果更高,诊断效能更好,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在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等影像特征上的检出率均比CT诊断检出率更高,而在椎间盘积气、钙化检出率上低于CT诊断,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过程中,CT与MR均可发挥出一定诊断效果,但是在诊断效能上均为MR诊断效果更好,必要情况下可将两种方式结合应用,提高综合考虑性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CT诊断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病;诊断效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椎间盘结构如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等部位出现退行性变化,造成脊柱神经根压迫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腰背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在男性人群中更为多见,近些年来该疾病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对日常生活有较大影响[1]。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需要尽早开展诊断与治疗,目前影像技术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其中CT诊断、MR诊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但是这两种方式在准确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为此,本文随机择取13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20年8月-2022年7月间开展,研究对象为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所有对象均实施CT检查和MR诊断。130例患者中,男性共计84例、女性共计46例,年龄最小者33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在(52.3±3.3)岁。

    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基线资料齐全,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纳入科学对比。

    1.2 诊断方法

MR检查方法:设备: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扫描设备,参数调整:T1WI序列,TR100ms、TE5.2ms、层距4mm、层厚5mm;T2WI序列,TR980ms、TE80ms、层距4mm、层厚5mm,分别从横断面和矢状面两个方位开始扫描,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观察脊柱多部位。

CT检查方法:设备:飞利浦64排螺旋CT设备,调整参数:管电流200mA、管电压120kV。层距3mm、层厚3mm,扫描范围:L1-2、L2-3、L3-4、L4-5、L5-S1,患者保持仰卧位接受扫描。

     1.3效果观察

所有对象检查完毕后,首先统计两组诊断效能(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其次,收集两种诊断影像结果,观察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椎间盘积气、钙化检出情况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对比

依照结果分析,MR在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计算结果上均比CT检查结果更高,诊断效能更好,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MR诊断准确率为96.2%(125/130)、敏感度为93.3%(112/120)、特异性为90.0%(9/10)。

CT诊断准确率为80.0%(104/130)、敏感度为77.5%(93/120)、特异性为60.0%(6/10)。

2.2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特征检出率对比

根据观察结果上看,MR诊断在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等影像特征上的检出率均比CT诊断检出率更高,而在椎间盘积气、钙化检出率上低于CT诊断,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下

MR影像结果:神经根受压检出率90.0%(117/130)、脊髓变性检出率93.1%(121/130)、椎间盘积气检出率60.0%(78/130)、钙化检出率67.7%(88/130)。

CT影像结果:神经根受压检出率61.5%(80/130)、脊髓变性检出率63.1%(82/130)、椎间盘积气检出率94.6%(123/130)、钙化检出率91.5%(119/130)。

3、讨论

从目前已有研究上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往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但是近年来朝着年轻化趋势发展,该疾病不仅会长期因疼痛折磨患者,还会造成躯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降低[2]。因此需要尽早诊断、开展治疗,本次研究分别将MR诊断和CT诊断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过程中,其中CT诊断是通过X线对人体扫描,对于腰骶部椎间盘的结构剖析十分清晰,但是CT诊断只能够从单一轴位进行扫描,很难观察到已经发生游离的髓核,误诊率较高;而MR诊断的诊断效能更好,属于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的一种,通过强磁场共振形成的信号对图像予以重建,其软组织分辨率明显高于CT检查,并且可以在不同序列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对椎间盘结构剖析更为准确,但是在临床上若病情复杂,则建议将两种方式结合应用,确保诊断准确

[3]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过程中,CT与MR均可发挥出一定诊断效果,但是在诊断效能上均为MR诊断效果更好,必要情况下可将两种方式结合应用,提高综合考虑性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维斯,董斐然,刘志方.MR 3D-FIESTA序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受压程度的评估价值[J].海南医学,2022,33(14):1835-1838.

[2]屈鹏,宋晶.MRI与CT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4):116-118.

[3]王明刚.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观察及诊断准确率影响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