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李楠

  吉林省军区长春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130599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 的“三高症” (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 60 岁以上老年人中 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 2007 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有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肩痛、体位性低血压、骨质疏松等继发障碍。因此,应在发病早期即开展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预防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继发障碍进行治疗训练护理。

(一) 心血管系统

资料报道,大约 9%—34%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重-5 天可能出现心肌酶 CK-MB升高,这种低浓度的 CK-MB 并不是心源性升高,而是一种神经源性心肌损害,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一般不影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如出现下列任情况,应立即终止康复训练:

1. 心率比基础心率降低超过 20%;

2. 心率比基础心率增加大于 50%;

3. 收缩压增加到 240mmHg;

4. 收缩压小于 90mmHg 或降低超过30mmHg;

5. 舒张压增加超过 20mmHg。

(二) 下肢深静脉血栓

1. 病因及发病机制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deepveinthrombosis,DVT) 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度减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引 起的。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脑卒中后肢体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制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肥胖、高 LDH、创伤、心衰等。

2. 临床观察

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痛、肿胀,局部温度稍有升高,肢体颜色异常,红晕、发绀、苍白均可发生。 伴有炎症的下肢静脉血栓又称血栓性静脉炎,可有发热、心悸、白细胞升高等,甚至造成肢体坏死。 如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部位越高,血栓脱落的机会就越多。 肺栓塞表现为突发气促、胸痛、咯血,肺部可闻及哕音。巨大的血栓栓塞可引起呼吸极度困难、急性心衰,甚至心跳骤停。

3. 预防

所有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有肢体偏瘫的患者,均要预防深静脉血栓。 具体方法是:①开展早期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②用枕头抬高下肢;③应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 ;④下肢肌肉功能性电刺激;⑤穿长筒袜。

4. 治疗

(1) 肝素:大多数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常用速避宁 0. 4ml脐周皮下注射,2 次/日,注意出血的副作用。

(2) 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的目 的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则可溶解形成的血栓,常用尿激酶。 对肺动脉栓塞大量使用溶栓药是必要的抢救治疗方法,但应注意出血的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应限制下肢的活动,以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可进行上肢活动,待血栓机化后再开始下肢活动。

(3) 手术治疗:对髋、股静脉血栓选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必须是早期治疗,3天以内的新鲜血栓取出效果比较好。

(三) 肩痛

肩 痛(shoulderpain) 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脑血管疾病早期及后期均可发生。 有些肩痛是由以外的损伤引起的,但一般都有典型的进行性发展的疼痛。 开始仅在被动活动上肢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终末会感到疼痛,并可准确地指出疼痛部位,如为患者翻身更换床单位或更换上衣等被动活动时患者感觉到疼痛,若产生疼痛的原因未去除,则疼痛会很快加重,并在整个活动范围内都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做上举上肢或肩外展时。 以后,越来越不能准确地指出疼痛部位,有些患者会出现昼夜疼痛,有些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影响到了睡眠,康复护理训练不能继续进行。

1. 病因与机制

形成肩痛的有关机制为瘫痪后肩胛骨下沉、后缩及肱骨内旋等,造成肩胛骨和肱骨缺乏协调运动、肱骨外旋不充分及肱骨头在关节盂内下移不充分。 引起肩痛的不恰当的运动有:①在没有改变肩胛骨的位置、肱骨无外旋的状态下进行肩部的被动活动;②在帮助患者做床向轮椅转移时牵拉了上肢,强行外展肩关节;③不正确地上提坐在轮椅上的患者身体;④用不恰当的方法为患者穿衣、洗腋窝等;⑤不恰当的关节活动;⑥在上肢屈曲、没有充分伸直及肩胛骨不能旋转时,患者不正确地自行带动患肢运动。

2. 临床观察

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在严重的患者可有静息时自发痛。

3. 预防

消除可能引起肩痛的因素,确保在正确的范围内用正确的方法活动肩关节。

4. 治疗

早期症状的治疗:突然产生疼痛后应尽早给予治疗,使患者在关节活动范围无疼痛感。 活动上肢之前要活动肩胛骨及做躯干旋转运动,指导患者按正确方法做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的运动,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并按正确的方法做转移、穿衣动作及辅助步行等。 较重症状的治疗: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见上肢训练的有关章节。

(1) 理学疗法:① 针对肩关节局部的方法,如热疗、冷疗、功能性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物理疗法及吊带、肩关节支撑、体位摆放等。② 针对神经损害和异常运动模式的方法,如 Bobath、Bmnnstrom、PNF技术。

(2) 药物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消炎镇痛剂、局部麻醉药物和抗痉挛制剂等。

(四) 肩手综合征

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表现为恢复期的患者突然出现患手浮肿、疼痛(也可出现患肩疼痛),手的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其发生率在 20%左右,最早在发病后第 3 天发生,迟至 6 个月后发生,74. 1%在发病后 3个月 内发生。

1. 病因与发病

是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其功能异常而致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其诱因可能为:①患肢长时间处于非良肢位;②尤其是过度掌屈位;③患肢未进行被动或主动活动;④患肢输液诱发手浮肿;⑤过度过多腕背屈也可诱发水肿和疼痛。

2. 临床观察

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浮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为剧烈),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

3. 预防治疗

在卧位时,患侧上肢可适当抬高;在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子上,并用小夹板固定避免腕部屈曲。

(1) 向心性加压缠绕:手指或末梢的向心性加压缠绕是简单、安全、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治疗方法。 用一根粗约 1-2mm 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缠绕拇指,然后再缠绕其他每个手指,最后缠绕手掌和手背,一直到恰好腕关节以上。

(2) 冷疗:有止痛、解痉及消肿的效果。

用 9. 4—11. 1° C 的冷水浸泡患手 30min,1 次/日。

(3) 冷、热交替法:先把患手浸泡在冷水 中 5-l0min,然 后 再 浸 泡 于 温 热 水

中 10—15min,每日 3 次目的是促进末梢血管收缩、舒张的调节能力,效果肯定。

(4) 冰水浸泡法:将患者的患手浸泡在1:2 的冰水中,来回浸泡 3 次,每次短时间隔。

(5) 主动、被动运动: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之后可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持重的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治肩痛,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但这些活动应非常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6) 选用各种物理治疗方法。

(五)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生率在 60%-70%左右,多数在数周之内,特别是在上肢迟缓性瘫痪期发生。

1. 病因与发病

剖学上看肱骨头的 2/3 处于关节囊外,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较差,需要韧带和部分肌肉来加强和固定肩关节。 脑血管疾病后,处于迟缓性瘫痪期的肩关节周围的固定结构强度降低,加上患肢本身的重力作用,使肱骨头脱出关节囊。

2. 临床观察

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 1/2-1 横指,即可诊断。

3. 预防治疗

一旦出现半脱位多难以恢复,故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 早期瘫痪上肢可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使用三角巾式吊带。

治疗:①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 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 ②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张力。 治疗师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者的患侧上肢,然后用手掌沿患侧上肢的方向快速反复地向患者手掌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 用冰快速地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 对三角肌及冈上肌用功能性电刺激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是有效的方法。 针灸尤其是电针治疗也可能对提高肌张力有一定作用。③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被动活动范围。 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患侧上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 被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肩关节,1—2 次/日即可,不宜过多进行。

(六) 体位性低血压

正常人改变体位时,由于循环调节机制的作用,血压下降不超过 2. 67kPa(20mmHg),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体位的改变可使收缩压下降 4. 067kPa(30mmHg) 以上,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出现眩晕、耳鸣、恶心、眼发黑、意识丧失等症状。

1. 病因与机制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液循环自 动调节机制障碍,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2. 临床观察

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眩晕、耳鸣、恶心、眼发黑、意识丧失等症状。

3. 预防治疗

应定时改变患者的体位,尽早开始被动或主动活动四肢,尽早开始坐起 训练,必要时使用腹部弹性绷带。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在进行起坐训练时应逐步抬高床头,先抬高 30°,待患者适应 20-30 分钟后再逐步抬高床头。

(七) 废用性骨质疏松

1. 病因与机制

患者脑血管疾病后由于长期卧床,骨骼缺乏负重、重力及肌肉活动等刺激,骨质反应增强,导致骨质脱钙,造成骨质疏松。 据有关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 78%,且病程越长,偏瘫越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越高。

2. 预防治疗

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对患者的康复不利,因此,应防止骨折的发生。 预防骨质疏松可采用负重站立训练。 如患者不能自行站立,可用倾斜站立床帮助其站立。 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增加倾斜角度,每次 30min以上。 此外,应进行力量、耐久力和协调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