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作业疗法”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你对“作业疗法”了解吗?

樊小利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

上海市松江区201600

在康复学中,作业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方式,因此经常会有人问,什么是作业疗法?作业疗法都能做些什么?作业疗法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哪些?经过作业疗法干预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以上疑问也是康复师回答最多的问题,下文中主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业疗法的意义特点以及方式作用等内容,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的通过作业疗法达到理想的康复状态。

1.作业疗法的定义和特点

作业疗法,英文为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作业疗法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作业活动,主要针对于身体、发育、精神上有功能性障碍(或者残疾)进而造成不同程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的患者。开展病情评价、病情治疗以及训练指导的一系列过程,该种方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就是帮助患者能够最大程度恢复或者提高生活和劳动能力,进而能够与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一同开展更加有价值的生活。作业疗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及时改变以往异常的运动方式,使得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进程大大缩短[1]

作业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患者开展的作业治疗是经过选择并且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康复治疗师需要与患者的治疗需求为中心开展治疗作业的选择,在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需求,不仅有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更加有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有目的的活动就是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关联性,通过相关活动的训练来改善患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患者在开展作业疗法时,在完成一项作业活动时需要协调地发挥出心理、情绪、躯体以及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用,因此在开展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训练和治疗为作业疗法的开展目标,运用作业分析知识来选择以躯体运动为主或者是以情绪调节为主的作业[2]

(3)针对于残疾人士来讲,在开展作业疗法时,更加要重视辅助器械的使用,从而补充患者某项功能的不足,采用新的方式和器械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

(4)作业疗法针对需要帮助的患者恢复或者取得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能力,经过作业疗法后可能还能够取得相应的工作能力,但是健康和正常的生活方式主要需要以下方面之间进行协和和平衡,首先需要生活的自理能力,然后需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需要工作、娱乐以及社会活动等,因此作业疗法的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从而能够适应家庭条件下的生活和工作。

2.作业疗法适应人群

作业疗法在康复科中适应的人群非常广泛,凡是需要改善手部的运动功能患者,尤其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劳动能力的患者以及认知能力需要改善的患者、身体感知功能需要改善的患者、情绪状态需要改善的患者,需要适应住宅、职业、生活条件的患者都非常适宜采用作业疗法的方式开展训练,因此总结归纳后,作业疗法可用于以下病症的患者[3]

(1)内科和老年科:患有脑血管疾病以及后遗症、关节疾患、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患者。

(2)骨科:具有骨关节损伤后遗症、手外伤以及截肢后、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

(3)儿科:肢体残疾、发育障碍、学习困难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4)精神科:精神分裂恢复期患者、焦虑症、抑郁症以及情绪障碍患者。

3.作业疗法的活动分类

(1)首先为生活中所必需的日常活动,例如吃饭、穿衣、行走、个人卫生清洁等,以上日常生活作业是能够生活自理和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2)能够创造有价值的工作活动:通过职业性的工作活动、通过工作的方式取得相应的报酬,从而在经济上能够抚养家庭,作业的成果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增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3)消遣式作业活动:该种作业方式能够满足患者的兴趣爱好,保证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通过种花、听音乐、下棋、打球、游戏等方式来消遣时间。

4.作业疗法的治疗训练内容

(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患者开展穿衣服、使用餐具独立进食、保持正常的个人卫生、独立开展洗浴和如厕等。同时还要训练患者使用新的活动方式以及辅助器具,使用家用设施来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2)职业训练:开展基本的劳动以及工作技巧指导,例如完成车缝作业、机械装配、纺织作业、办公室打字以及资料整理等,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工作前或者就业前的训练[4]

(3)家务活动训练:开展家具布置、烹调、清洗衣物、家用电器的使用、幼儿照料等作业训练,并指导患者掌握省力、减少家务活动的方式,引导患者能够了解如何改装家用设备来适应患者的功能水平。

(4)工艺疗法:指导患者开展泥塑、陶器、工艺编制等,通过工艺疗法来帮助患者如提高身心价值,训练患者的创造性技巧,转移疾病的注意力。

(5)文娱疗法:组织患者参加文娱活动,采用舞蹈、瑜伽、表演、歌唱、艺术欣赏以及划船等方式来改善身心功能。

(6)游戏训练:针对残疾儿童在训练和教育中,可以采用促进其智力发展,游戏训练的方式常用语智能低下、脑性瘫痪以及自闭症、肢体残疾等患儿中。

(7)书画疗法:通过书法练习、日记记录以及绘画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引导患者能够与及时抒发情感,该种疗法可以用于焦虑症以及抑郁、慢性病患者中。

(8)感知训练:针对于周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开展触觉、运动觉以及感觉训练。

(9)认知训练:主要采用记忆力、注意力以及理解力解题等方式开展。

(10)园艺疗法:通过花草种植、盆景栽培、园艺设计等作业疗法开展训练,该种疗法对患者的精神以及肢体功能等训练具有良好的作用。

(11)就业咨询: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技能专长、兴趣以及就业的可能性,向其提供就业的意见和建议。

作业疗法主要是由康复治疗师以及作业治疗师根据治疗目标和治疗需求等条件进行选择,其中最重要以及最常用的训练项目就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及职业训练、工艺活动等,通过对作业疗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能够发现,作业疗法在实际运用中充当的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它能够将患者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和社会进行连结互通,作业疗法就是从患者的个人功能潜力以及需求出发,在经过作业疗法中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后,帮助患者逐步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进而通向正常生活方式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肖丽,薛婷,彭园园.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6):171-175.

[2]谢萍香,王莉,冯惠燕,梁雪玲,苏创优,王桃,张小磊,刘其贵,何梓莹,郑宇平.朗诵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2,46(16):2006-2008.

[3]张现云,秦芳.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2,42(07):70-71.

[4]钟月春.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