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探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

王进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探析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胸部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情况、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部术后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胸部术后   

对于胸外科疾病,如胸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肺减容手术、气胸等,手术的疗效是相当肯定的[1],但是手术和麻醉的创伤极容易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肺炎、肺不张、呼吸不畅、感染等,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胸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由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胸部术后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胸部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8-78岁,平均(58.56±5.28)岁;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7-79岁,平均(58.92±5.55)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手术治疗;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精神意识均良好。

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药物过敏者;④精神异常、口齿不清且意识障碍者;⑤中途退出或非自愿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基本宣教,术前检查。术中生命体征检测。术后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为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讲解呼吸功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2)呼吸方法指导,①控制性深呼吸:患者在自然姿势,全身肌肉放松,慢慢的深吸气至最大肺容量后屏气2-5秒,然后根据患者自体情况可逐渐增加至8-10秒,然后慢慢呼气,每日训练3-5次,每次大约15至20分钟。②加压式腹式呼吸:患者将一只手放到腹部,另外一只手放到胸部,将口紧闭,用鼻吸气,呼气时,手轻轻的施加力度,对腹部进行按压,确保其可逐渐下陷,尽量将气体排空,连续10一20次。③缩唇呼吸:患者放松全身肌肉,经鼻腔尽力的吸气,经口腔缓慢的呼出气体,呼气时口唇缩似吹口哨状,同时收缩腹部,尽量的保证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在1:2 左右,每次训练15-20 分钟,每天训练3次。④有效咳痰的方法: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借助胸、腹肌同时收缩,产生瞬间爆破力,将声门打开,使气道深部的痰液咳出,每天练习lO次左右。(3)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每隔2小时进行深呼吸10-20次,直到胸腔引流管拔除为止,鼓励患者按照术前训练进行咳嗽排痰,如果患者有痰液黏稠情况,给予雾化治疗。(4)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时期活动:术后第1天起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双上肢上举、外展、前伸、扩胸,双下肢屈膝、抬腿,每天练习3次,每次训练20分钟。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3.2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动脉血氧分压/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0

51.54士2.43

78.33士4.32

48.67士4.31

42.63士2.15

观察组

20

50.78士3.35

75.24士4.36

48.26士4.35

39.43士2.13

T

-

0.8212

2.2514

0.2994

4.7285

P

-

0.4166

0.0302

0.7662

0.0000

2.2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 2。

表 2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PEF(L/s)

FEV1(L)

FEV1/FVC(%)

对照组

20

3.31±0.21

1.87±0.25

79.22±3.13

观察组

20

2.58±0.15

1.45±0.12

78.13±3.21

T

-

12.6502

6.7733

2.0847

P

0.0000

0.0000

0.0439

3讨论

开胸手术非微创手术操作[2],对患者的创伤性比较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手术危害,因为在开胸手术的过程中会导致胸腔与体外相连,从而容易诱发气胸的发生。其次,可能会导致胸腔出血,胸腔内的大血管组织比较多,而且又存在着心脏、肺脏等重要的脏器,一旦将胸腔打开,稍有操作不慎,就会损伤这些重要的脏器,还会降低患者的肺部功能[3-4],对患者的预后非常不利。而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减少术后血气胸的发生,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

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是预防肺部感染以及肺部疾病护理的重要措施[5],呼吸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将浅而快的呼吸,通过训练转变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通过呼吸训练,有效加强膈肌运动,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增加机体的耐受力[6-7]。本文对胸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的了对胸部术后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通过试验证明,对患者术前进行控制性深呼吸及加压式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肺总量、肺泡通气量,可促进膈肌收缩,增加肺通气量和潮气量。缩唇呼吸可防止小气道过早关闭,减少肺泡内残气量,增加有效通气量。有效的咳痰训练,利于清理呼吸道、促进肺膨胀,改善通气和供氧,起到术前改善肺呼吸功能,提高手术耐受能力,术后促进肺呼吸功能恢复的作用。实施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加速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亚文,张丽萍,王琳,杏福宝.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5):146-148.

[2]邓姣,陈宽冰.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运动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8):172-174.

[3]利元琼,毕丽菊.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78+280.

[4]方登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9):179-180+183.

[5]陈慧禅,陈国姣.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肌训练对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91-694.

[6]张慧咏,包妮,谢海燕. 围手术期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对促进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5):179.

[7]杨艳.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其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