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应用进展

韩美花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朝医医院(吉林 延吉)133001

摘要: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报道,对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进行了归纳综述,以期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参考,降低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折;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刺激而造成的皮肤或深层组织受损,这种情况在骨隆突处比较常见,表现为病变部位的严重开放性溃疡,同时还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1】。由于应激损伤的发生,会对病人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在临床上将主要工作放在预防和护理上,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1骨折卧床患者防止压力损伤的相关措施

1.1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

护士可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注意结合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多次评估,鉴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其中评估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皮肤进行科学合理检查,注意做好评估内容的合理准确记录。

1.2健康教育

预防应激伤害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健康教育。护士要主动告知骨折病人及其家人注意预防应激损伤的重要性,以图文结合、宣传手册、录像、案例等形式,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和掌握压力性损伤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1.3翻身护理

对于压力性损伤来说,最简便且高效的措施是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通常情况下,一般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常规使用枕头作为支撑垫。但当患者因为骨折等因素导致无法自主或者协助翻身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难以被患者接受,也增加了护理人员操作的难度。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我们通常采用轴线翻身法,在交接班时采用轴线翻身的方法进行干预,余外时间每2-3小时采用侧臂法进行干预:一护士固定患者双肩,另一护士将患者适当翻侧,同时于下方垫一个枕头,效果更佳,可以减少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2】。据此,按患者疾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翻身方式以及合理工具,将翻身的间隔时间适当延长,能够降低对患者的刺激,使患者易于接受,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4皮肤护理

要注意要保持床单的平整、干燥和清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身体的摩擦,同时还要保证皮肤的干燥,对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可使用透明贴,避免骨隆突处直接接触床单,减少摩擦,既便于观察皮肤情况,又能对皮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3

1.5饮食指导

对于骨折卧床患者,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及富含果胶丰富的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及组织修复力,促进其伤口的愈合。

1.6使用新型敷料预防压力性损伤

在患者受压部位贴新型敷料,可有效地减小其受压部位的剪切力,改善其局部皮肤供血供氯的情况,吸收其皮肤的分泌物,维持其皮肤的正常pH值及适宜的温度,对预防及治疗压力性损伤均有良好的效果4

2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2.1压力性损伤发生后护理知识宣教及心理干预

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后,应主动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康复环境,消除患者的烦躁情绪。

2.2准确评估压力性损伤程度

准确评估压力性损伤程度是对压力性损伤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依据。采用统一的标尺和方法测量伤口的长度和宽度,为伤口治疗、会诊、评估监测提供支持,建议2周进行一次评估压力性损伤愈合进展5】

2.3减压

整个压力性损伤护理期间应彻底去除压迫、恢复血供。体位变化依旧是患者治疗压力性损伤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之一。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情况,执行者签名各班护士严格床边交接班,查看患者皮肤有无受压红肿,卧位是否舒适,床单位是否干燥清洁。

2.4压力性损伤皮肤护理

根据压力性损伤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伤口清洗、敷料的选择、换药间隔时间等,根据伤口转归情况及时调整,直至压力性损伤愈合。

2.4.1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相关学者提出了湿性愈合的理论,该理论起效的机制主要有:1)伤口部位组织认为保持适宜湿度能够造成局部的低氧环境,利于该部位血管的再生,为愈合时产生肉芽组织提供基础。2)湿性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原溶解。3)保留在创面的渗液能释放并激活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刺激细胞增殖,达到湿性愈合的目的6

2.4.2新型伤口敷料的应用

随着湿性愈合地提出,新型伤口敷料是压力性损伤护理的中心内容。敷料和创面用药是湿性治疗的关键。新型敷料种类很多,具有多种特点,故在选择敷料类型时,要合理评估敷料的特性与创口的特点,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敷料种类。

2.4.3 SD技术的应用

针对一些难愈型压力性损伤,VSD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该种手段可以显著提升创口部位皮瓣与植皮的成活率,降低病变位置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恢复与愈合,减少更换敷料的难度,快速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

3.结论

在骨科病患中,应激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综合的预防方案和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一旦出现压力性损伤,除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营养支持、局部减压、湿化愈合、新的创面包扎、心理护理、护患沟通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伤的愈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显芬.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005(037):3.

[2]王春伟,丁红艳,秦何静,等.预防手术室脑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体位护理干预的应用[J].母婴世界,2022(012):000.

[3]方芳.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5):3.

[4]姚莉.压疮预警联合整体护理干预预防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23):3.

[5]洪雪.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危型手术室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的影响[J].益寿宝典,2022(019):000.

[6]周巍.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重症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