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增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朱瑞增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

高山

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

朱瑞增教授,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一)脾胃肿瘤科主任,黑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第四批名中医,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学识渊博、造诣匪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师从名老中医李昌武主任、省名中医赵剑峰主任。认真研习经典,虚心请教师长,不断总结临床心得,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临床辨证、选方、用药力求精准,尤其擅长脑病方面的诊治。

现将朱瑞增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归纳如下:

1.病因病机:

1.1西医:根据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有其他明确病因,不明原因型【1】。临床上较常见的是大动脉粥硬化造成的脑梗死,是因为动脉内膜增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然后斑块体积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1.2中医:脾肾虚弱,气阴两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本质,是致瘀血、痰瘀、痰湿、热瘀、风痰、风火、痰蒙、热闭等标实之本;瘀血阻络是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2】。“无虚不致瘀”“气阴两虚致血瘀阻(脑)络”是缺血性中风核心病因病机。

2 治疗经验

2. 1治疗中时时不忘阴阳辨证:辨以阳证者,治以清热、平肝、破癖、涤痰、通腑、醒神辨以阴证者,治以益气、活血、通脉、涤痰、通腑、醒神。无论阴证还是阳证者,都存在破癖、涤痰、醒神及通腑之治法。急性中风病患者,无论阴类证或阳类证中都需要破癖、通腑、醒神、涤痰等治法,但阴证及阳证有着根本的不同。阳类证者另立清热、平肝之法,阴类证者亦尚有益气、通脉之法。

2. 2 “痰癖”贯穿中风病的始终:痰癖交结是急性期的主要矛盾,治疗上早期虽然根据不同证型,在辨证基础上选用不同方药,但是除出血中风暴厥期重视闭者开窍、熄风潜阳、固脱之外,其都会用涤痰祛癖之剂,如法半夏、胆南星、瓜萎、竹黄、竹茹、桃仁、红花、川芍、当归等。同时,朱瑞增主任认为,在出血中风病情稳定之后及缺血中风的治疗,多不在于“风”,而多在于治痰和祛癖,亦常用法半夏、胆南星、竹黄、竹茹、丹参、益母草、鸡血藤、牛膝等品。

2.3 勿忽视通腑及醒神之效 :朱瑞增主任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研制的中药汤剂,适用于中风中脏腑、痰邪积滞腑气不通之证,为中风中脏腑之阳闭证或阴闭证之痰邪积滞、腑气不通而设。诸药合用,使壅滞之痰邪得以迅速清泄,以纠正气血之逆乱,气血得以输布,痹通络活腑气得通,浊气下降,不能上冲扰乱神明,达到“通腑醒神”之目的。

3 典型病例 张某某,男,65 岁。2021年5 月 19 日就诊,患者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食欲纳差,做头部核磁示:腔隙性脑梗死。在家自行服西药(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得到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老师门诊就诊。现症见:右侧肢体麻木不仁,自觉有针刺感,头晕,语笨,饮水呛咳,口苦,食欲差,乏力倦怠,睡眠不佳,小便黄,大便尚可,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中医辨证:中风-气滞血瘀型。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气滞血瘀饮:黄芪35g桃仁20g赤芍15g川牛膝20g牡丹皮15g郁金20g丹参30g地龙15g五灵脂20g红花15当归15g柴胡10g香附15g生姜10g檀香5g羌活15g生地20g川芎g15桔梗15g元胡20g大枣10g砂仁10g秦艽15g白芍15g积壳15g甘草10g川楝子20g炮山甲12g鹿角胶6g没药15g,7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自述麻木症状缓解,口苦缓解,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脉沉细。 调整处方:去柴胡,加山楂15g神曲15 g麦芽20 g,余药用量不变,7剂, 服法同前。 三诊:患者服药后头晕,麻木明显好转,但食欲佳,偶有大便干燥的症状,继上方加火麻仁、郁李仁各 30g,再服用 10 剂以巩固疗效。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正常。

4 按语: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病因主要为大脑缺氧、缺血、坏死,血液成分变化、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医学角度来分析,本病当属中医“中风”范畴。病因解释为脑经络痹阻、气血瘀滞,患者多普遍存在血瘀证,血液粘度普遍偏高,应采取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措施【3】。本次研究所应用的气滞血瘀饮就是一祛瘀开窍、养血益血的中药配方,该方以黄芪为君药,具有补中益气、祛瘀通脉的功效,重在补气升阳,以当归为臣药,具有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改善心功能的功效,用于脑中风患者可活血补血。其他组方药物中桃仁、川芎、赤芍、红花配伍能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赤芍能通顺血脉,散恶血,川芎能活血化瘀,在其中加入虫草则能加强这一功效。此外,方中还加入地龙,《滇南本草》言地龙能祛风、治口眼歪斜【4】。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后均以瘀为主,气滞血瘀饮诸药合用,共具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缺血性脑中风脑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等气虚瘀血之证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饮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流状态,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疗效好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薛璐,董莹,刘欣琦,等. 《医林改错》论治缺血性脑中风经验撷要[J]. 四川中医,2022,40(4):35-38.

[2]赵金荣.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3):3914-3916.

[3]赵小月,孙贺辰,周晓红. 黄芪甲苷促内、外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1,36(3):59-61.

[4]白健鹏. 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98例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75-176.